2025年8月28日下午,应环境学院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周广胜研究员,于东校区实训楼1509会议室,为我院师生进行了“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及植被遥感动态制图”的精彩学术报告。我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研究生等8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环境学院朱桂芬副院长主持。
周广胜研究员首先从1750-2020年大气CO2浓度剧增和全球变暖切入,强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准确评估碳收支是履行《巴黎协定》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报告中,他以中国温带草地为例,详细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固碳的研究方法,指出1951-2007年间温带草地表现为弱碳汇,其中森林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是主体,降水变化是影响碳储量的首要因素;同时,以青藏高原为例,介绍了植被遥感动态制图技术,通过融合地形–气候–遥感信息,实现高精度的植被分类,解决了长时间序列制图中错分像元的问题,为高原暖湿化背景下的生态监测提供支持。展望部分聚焦黄河流域,他分析了水沙问题和煤炭开采的生态影响,提出“数字黄河信息平台”“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灾害风险识别”三大对策,强调需统筹上中下游整体性治理。
报告结束后,周广胜研究员详细解答了我院师生对相关研究内容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了积极、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周广胜博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系统生态气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首席科学家和首届中国气象局气象杰出人才。现任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服务委员会常设委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气象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气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影响与减灾研究,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WOS论文他引2200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0余项。
(环境学院 连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