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5月27日上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瑞典“一带一路”执行小组创始成员、副主席Hussein Askary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全球文明倡议启动“文明的对话”》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师生参加。报告由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席来旺教授主持。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情况,Hussein Askary首先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给全球经济格局带来的积极影响。他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局和挑战;针对美国霸权思想、“零和游戏”博弈观念,他以美国如何通过控制西方媒体的公共舆论来挑起非洲“债务危机”为例进行了批判。最后,他通过阐释“一带一路”理论上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落实到现实中的具体案例,呼吁更多的国际人士为中国倡议发声。报告尾声,Hussein Askary与师生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席来旺总结指出,阿斯卡里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全景视、多角度地研究与介绍,有助于加深与会师生的理解和认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陈宏超)
    2023-05-28
  •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5月27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包括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在内的12位顶尖专家做客我校百年校庆之“材料牛·New Materials”名家讲坛,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玉良出席讲坛并致欢迎辞,学院领导及相关专业师生100余人参会。讲坛开幕式由学院院长高书燕主持。报告会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唐智勇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刘彬教授、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宋术岩教授、武汉大学肖巍教授围绕电催化领域,分别就“自组装超粒子的空间调控及电子耦合”“Electrochemical Hydrogenation of Oxidized Contamina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 without Supporting Electrolyte”“新型高性能贵金属/二氧化铈复合催化材料”“熔盐电化学原位转化二氧化碳”等研究前沿展开报告;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王丹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佴建威教授以多功能结构体系合成为切入点,分别介绍课题组在中空多壳层结构(HoMS)的精准合成应用、新型
    2023-05-28
  • 5月26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并在生物报告厅作题为“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及其跨种感染风险研究”的学术报告。我校常俊标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余国营教授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王建华主持,全校师生近三百人参加。石正丽研究员以蝙蝠、穿山甲等野生动物开始,介绍冠状病毒在野生动物宿主的基因组遗传变异分析情况,根据其研究结果,提出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及COVID-19等冠状病毒在自然界的宿主可能是蝙蝠,而穿山甲可能是中间宿主。同时提出,应根据野生动物的生态链监测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情况,以达到防范由自然宿主跨种感染引起重大传染病发生的目的。报告结束后,石正丽研究员就相关学术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专家简介:石正丽,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微生物科学院Fellow,中国科学院高致病性病原及生物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新发传染病病原学研究,主要开展蝙蝠等野生动物新病毒发现与鉴定、生物学特征、病毒跨种感染机理和传播规律等研究。先后在Nature、Science、Cell等国内
    2023-05-27
  • 5月26日上午,应教育学部、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监测与评价中心邀请,知名教育考试研究专家、原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研究员,在田家炳教育书院513会议室作题为《考试数据分析实用方法》的学术报告,教育学部相关教师及学生60余人参加。臧铁军研究员首先从“考试数据分析能够做什么”问题出发,以近年来北京市数学高考试卷的统计数据为例,详细分析了统计图中的数据趋势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讲述了获取考试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考试数据进行质量监测、促进教学改进。接着从考试评价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考试评价的两个方向和关键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几种实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考试数据的分析与应用进行了具体剖析。报告结束后,臧铁军研究员与在场师生就素养导向监测理论与试题命制、数据清洗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监测与评价中心李怀军李梦影)
    2023-05-27
  • 5月25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葛云锋在学院国培教室作题为“纪实叙事中的归属感:中国美食节目话语分析”的学术报告,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会聆听。报告由学院院长刘国兵教授主持。葛云锋通过整合话语空间理论和批评体裁分析相关概念,构建了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话语分析框架,从物理和社会文化两个维度对中国美食纪录片中构建的归属感进行了话语分析。他指出,中国美食纪录片体现了独特的话语异质性,在语用、专业、文化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征,构建了强烈的文化归属感。报告结束后,葛云锋与参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与答疑。通过此次报告,聆听者对纪实叙事中的话语分析有了清晰的认知,拓宽了学术视野,启迪了科学思维,对开拓思路、发现新的学术研究切入点大有裨益。本次学术报告是“外语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第十三讲。“外语名家讲坛”是由外国语学院主办,旨在邀请知名专家分析解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外语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等重大问题,为认真落实省委“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坚定不移走交叉融合、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双一流”创建“华山之路”,献礼百年校庆开展的系列学术活动。今后学院将会围绕学科前沿发展、课程思政
    2023-05-26
  • 5月25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朱保成教授为学院师生做题为“The dual Minkowski problem for unbounded closed convex sets”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学科教师及研究生共同聆听本次报告。朱保成教授介绍凸体的Minkowski问题和对偶Minkowski问题,进而介绍关于无界凸集的对偶Minkowski问题的研究工作。讲座结束后,朱保成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学院师生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简介:朱保成,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基础数学博士,加拿大“大西洋数学研究协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凸几何分析、积分几何、几何不等式等。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加拿大AARMS博士后项目等基金多项。2017年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楚天学子,2020年入选陕西省人才计划特聘教授。近年来,在“Adv.Math.”“Int.Math.Res.Not.”“Indiana Univ.Math.J.”“Adv.Appl.Math.”“J.Diff.Equ.”“J.Geom.An
    2023-05-26
  • 5月24日下午,应环境学院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学涛教授,为环境学院师生作题为“典型西北区域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其环境界面过程”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本次学术交流活动。报告由蒋凯教授主持。郭学涛的报告针对西北区域微塑料的污染程度、微塑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微塑料的生态环境风险等问题开展交流。他首先介绍了典型西北区域微塑料在水环境、土壤和大气沉降物中的分布特征,该研究填补了国内微塑料调研在西北区域的空白;其次介绍了微塑料和土壤及其组分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微塑料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老化机制;最后讲述了微塑料进入环境后会产生的生态效应。郭学涛还和与会师生分享了自身的科研成长心得,鼓励大家坚持自己的研究课题,敢于实践和创新,并不断拓展研究思路和课题的应用范围。报告结束后,郭学涛详细解答了参会师生对于微塑料检测等相关研究内容的问题,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环境学院 李静华 武大鹏)
    2023-05-25
  • 为进一步增强学院的学术氛围,提高学院高水平成果产出,5月25日下午,商学院在学院二楼会议室举办第九期学术沙龙活动。副教授宋跃刚对个人最新研究成果《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绿色转型升级效应:来自中国企业的微观证据》进行了分享与交流。本次学术沙龙活动邀请旅游学院院长刘英基教授和商学院闫雅芬博士作为特邀评论员。学院骨干教师与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由副院长海本禄教授主持。宋跃刚介绍了论文选题和主要创新点,详细介绍了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以及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典型事实,并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料详细检验了外国在华专利对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在论文交流环节,刘英基和闫雅芬提出了较为全面的修改建议,与会教师也都积极发表对汇报论文的看法,并提出相应修改意见,讨论气氛热烈。海本禄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学术沙龙活动是广大师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院将全力支持、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服务,力争把商学院学术沙龙活动打造成广大师生成长发展的加速器、合作共赢的助推器。(商学院 谢超峰)
    2023-05-2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