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5月19日下午,应学院邀请,武汉大学万军杰教授在文昌楼107为历史文化学院师生带来了题为《世界的百年变局与中国的战略抉择》的学术讲座。相关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10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由学院书记李峰书记主持。万军杰从正确认识“百年大变局”、20世纪的世界百年大势、新世纪的世界百年变局、大变局下中国的战略抉择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解。万军杰认为20世纪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无论从广展还是深度看,大变局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秩序方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建立了基本的国际关系秩序规则;在经济发展方面,基于开放的秩序,全球化得到扩展,世界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同时,万军杰也指出,新发展范式是一个不断蜕变的创新过程。就生产而言,生产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效率不断提高,向社会的供给不断创新,从而创建基于新范式的可持续发展;就生活方式而言,消费模式会发生变化,更少的物品消费,更高的生活质量,从而创建基于人本为基本价值的新理念。讲座结束后,万军杰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他结合自身丰富的知识积累与研究经验,细致地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场师生受益匪浅。讲座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取得了成功。(历史文化学院
    2023-05-20
  • 5月18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西北工业大学PI、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广厚在化学北楼S601会议室作题为“合成生物设计与应用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会聆听。报告会由学院化学生物研究所所长李凌君主持。赵广厚主要围绕生命遗传信息储存、表达与发挥功能的核心生物组件(如染色体、核糖体、代谢酶系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从建立合成生物使能技术平台,解析生命活动基本调控原理和探索合成生物应用研究进展。报告结束后,赵广厚和参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赵广厚,西北工业大学PI、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翱翔新星,担任iMeta、JGG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合成生物设计与应用研究。作为通讯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PNAS、Nucleic Acids Res.等杂志发表成果,被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期刊专文亮点评价,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化学化工学院霍变变王曼曼)
    2023-05-19
  • 5月18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Kin Phea(金平)研究员为学院师生作题为《2023年泰国大选与柬埔寨大选对东盟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讲座。 讲座由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席来旺教授主持。Kin Phea(金平)结合泰国少数党派政府的政治传统以及他信家族的惠民的政策,讲述了泰国长久以来的“红黄之争”,指出此次选举的主要目标是“废除君主制”。他介绍了柬埔寨1953年至2023年间的主要事件,分析国内政治稳定程度与政党数目的关系以及烛光党目前的选举形势,希望柬埔寨不久后的选举是一次平稳的权力交接。他指出泰国与柬埔寨大选对两国以及东盟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尾声,Kin Phea(金平)同与会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赵旭光)
    2023-05-19
  • 5月18日上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飞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在生物报告厅作题为“基于表型的新药靶标发现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百余人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王飞研究员以现代药物发现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引入,分析了化学生物学在创新药物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通过实例来详细讲解了基于表型的新药靶标筛选过程、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报告结束后,王飞研究员就相关学术问题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专家简介:王飞,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都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200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干扰素、雌激素生物合成和microRNA途径的化学生物学研究。发表论文90余篇;发明专利近20项;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部委级项目3项。(生命科学学院何雨龙)
    2023-05-19
  • 5月18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高峰教授莅临我校讲学,在生物报告厅作题为“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重实践’的理念及案例”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学院陈建军副院长主持。李高峰从中学生物学的课程标准入手,指出新时期中学生物学必须坚持“教学过程重实践”的理念,然后提出操作定义、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模型建构、多学科协作等5种实践策略,并以生物性状识别、绵羊“多莉”找妈妈、人工呼吸过程、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生物电现象等为例与现场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举证。李高峰的报告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中学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达成展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使在场师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教学过程重实践”。报告结束后,李高峰就中学生物学实践内容的开展方式、中学教师个人素养发展等问题与参会师生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李高峰,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东亚科学教育学会(EASE)副主席,《中学生物教学》期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英国约克大学、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主持共青团中央项目《青少
    2023-05-19
  • 5月18日下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中南大学肖乐辉教授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作题为“光学显微成像化学测量”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仉华主持。肖乐辉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单分子精准识别和单颗粒动态示踪两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疾病关联标志物丰度的波动能反映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机理。建立具有单分子灵敏度的化学测量方法,对复杂生物样本中低丰度标志物进行实时、原位、高选择性精准测量(尤其是在微纳尺度以及单分子层面),可对疾病预防和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是化学测量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探索药物分子或药物载体颗粒与细胞膜受体间的动态识别机制以及被细胞摄取等动态过程,不仅为揭示分子间相互作用及丰度波动机制提供重要科学信息,也为靶向药物载体的设计提供重要研究基础。然而,受制于生物体系的复杂性,在单分子、单颗粒尺度,对分子间可逆动态识别、迁移机制、侵入细胞后细胞器动态变化等时空分辨信息的精准测量仍具有极大挑战。报告会结束后,肖乐辉就光学显微成像化学测量等相关问题和与会师生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化学化工学院杨世庶王曼曼)
    2023-05-19
  • 5月18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西安交通大学唐伟教授做客百年校庆之“材料牛∙New Materials”名家讲坛,作题为“基于原位电化学表征技术的高能电池构建”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高书燕主持。唐伟从现阶段因缺乏有效的原位表征技术,致使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难以实现性能提升、结构稳定、离子扩散以及电子传导强化的有机耦合,同时大容量反应体系得不到有效利用出发,介绍利用课题组开发的多种原位电化学研究平台,如原位核磁共振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原位透射电镜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以及原位光学显微技术-电化学研究平台等,实现对大容量电极材料电化学过程中的结构相变以及转化机制的多尺度、多维度理论研究,并揭示大容量电极材料如锂硫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容量的衰减机制。报告结束后,唐伟与参会师生就原位表征技术的搭建以及原位表征在电化学机制方面的运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唐伟结合自身经历,勉励参会师生时刻坚持探索未知、不断创新的科研精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野)
    2023-05-19
  • 5月18日下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厦门大学徐鹏教授应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校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计100余人聆听了报告。会议由水产学院副教授田雪主持。报告会上,徐鹏以“荷包红鲤体色与体型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为题,详细介绍了高质量组装的荷包红鲤基因组,通过与黄河鲤基因组的比较,鉴定了两者基因组中的结构变异,以及两者分化中基因的受选择压力。同时,还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荷包红鲤体色与体型性状遗传机制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鉴定并解析了与体色和体型显著相关的基因功能和机制。报告结束后,徐鹏与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师生受益匪浅。专家简介:徐鹏,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2)、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4)获得者。主要从事鱼类遗传学和遗传育种研究,研究工作聚焦在鱼类基因组学、群体遗传学和适应性进化、重要性状遗传解析和复杂性状基因组育种等方面。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水产青年科技奖等表彰。担任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
    2023-05-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