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跃辉教授报告名称:基于羰基调控策略的羰化与CO2利用研究报告时间:2023年2月27日 16: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14教室(会议室)报告人简介:李跃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博士生导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2010年博士毕业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11-2015年在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任青年课题组长,2015年底回国入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催化羰基化和CO2利用。目前已在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与《Green Synthesis Catalysis》青年编委。
    2023-02-25
  • 报告人:暨南大学郭祥玉副研究员报告题目:利用非人类灵长动物开展神经疾病研究报告时间:2023年2月26日9:00报告地点:生物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郭祥玉, 副研究员,暨南大学“杰青”第一层次人才,广东省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非人灵长类模型研究专家季维智院士。郭祥玉博士长期专注于重大疾病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创建与病理机研究,曾在季维智院士团队作为骨干完成中国首例转基因猴创建工作。 目前聚焦采用先进转基因和基因修饰技术制备非人灵长类动物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先后创建出世界首例帕金森病转基因猴模型,功能性敲除DMD基因猴模型,并对其病理和早期行为学病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在Cell Research, Hum Mol Genet., 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cta Neuropathol 等杂志发表多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科
    2023-02-24
  •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博士研究生对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认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2月2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以“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道’与‘术’”为主题的第三期研究生学术沙龙,学院全体博士生及部分硕士生参加。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魏传光教授应邀担任点评嘉宾。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余保刚教授主持。主题分享环节,2020级博士生郭德荣围绕论文的选题来源、学术论文写作的几个要素以及自己的投稿经验进行分享。2020级博士生张晗以“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的‘鲜活经验’”为题,从论文的前期准备、写作过程以及发表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作为博士生要打牢理论根基,为后续论文写作奠定基础。2020级博士生王瑶从“怎么写”“怎么投”两个方面,结合自己的论文写作经历,同参会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三位学生发言后,魏传光教授围绕沙龙主题作主题报告。他肯定三位学生的发言与交流,随后从“读书:文科科研的起点”“科研论文写作”两大方面与与会人员进行交流。他指出,以问题为核心的阅读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选题的重要来源,要学会把阅读、观察、思考融为一体,助力更好地完成学术论文的写作
    2023-02-24
  • 报告人:北京大学王长松教授报告名称:京杭运河遗产空间感知差异与影响因素报告时间:2023年2月28日 15:30报告地点:旅游学院三会议室
    2023-02-24
  • 报告人: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黄晓宇研究员报告名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可行性论证报告时间:2023年2月22日8: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黄晓宇,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少年班,1998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1998-2001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阿克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受聘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2项),“97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等多项国家项目。2017年至今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c. Chem. Res., Nat. Commun., Macromolecules, ACS Macro Letter 和ACS Appl. Mater 等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1项。2017年,作为第一完成人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年,获中国
    2023-02-21
  •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课题申报质量,积极推动学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2月20日上午,教育学部在田家炳801会议室召开2023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论证会。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三个分会场同步推进的方式,对教育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四个学科组申报材料进行深入论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教授出席会议,社会科学处、教育学部相关负责人和学部骨干教师三十余人参加论证会。论证会由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陈勇主持。开幕式上,李雪山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教育学部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高度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论证工作,前期也做了扎实的论证,希望与会专家对参加本次论证的申报书进一步把脉、会诊、多提意见。社会科学处处长段勃进一步解读了国家级科研项目的政策动态,希望广大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各类项目,努力做到双申报、多申报,进一步提高中标率。学部部长罗红艳对教育学部近些年国家级项目的申报情况做了汇报说明。论证会的第二阶段,三个分会场分别由郑州大学周倩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海英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陈庆荣教授开展指导。在各申报人汇报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后,与会专家从选题、内容、逻辑、框架等方
    2023-02-20
  • 为提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质量,2月18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在学院楼517会议室举办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论证会,学院相关专业评审专家以及申报教师等50余人参加。论证会由副院长韩万渠主持。第一阶段,学院院长李洪河首先对与会评审专家表示欢迎;他回顾学院国家级项目申报获批情况,指出其对学院建设和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老师们认真论证,争取今年再获佳绩。同时,李洪河也希望学院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服务水平,把握项目的申报节点,做实三级论证,为老师的申报提供良好的环境。第二阶段,以专业相近原则分政治学、哲学两个大组进行论证,与会专家把诊问脉,对症下药,对申报教师的申报书进行细致指导,老师们表示获益良多。此次论证会推进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进程,夯实了申报者的文本,为学院实现新的突破打下良好基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
    2023-02-19
  • 报告人: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陈忠伟院士报告名称:How to Make Batteries More Sustainable?报告时间: 2023年2月20日15:00报告地点: 化学化工学院(北楼)N102报告人简介陈忠伟教授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加拿大国家首席科学家、滑铁卢大学清洁能源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滑铁卢大学电化学能源中心主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副主编,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学会(IAOEES)共同创始人和副主席,河南师范大学“111引智基地”国外学术大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能源材料和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系统的开发。出版3本专著和400多篇国际顶尖期刊论文,被引超过40,000次,GoogleScholar H指数105。有50多项美国/国际专利,多项已在国际上得到应用转让。2016年获得E.W.R Steacie纪念奖、2017年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卢瑟福纪念奖,自从2018年以来连续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2017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
    2023-02-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