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人:首都体育学院 王庆伟教授报告名称:体育赛事文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报告时间:2022年12月5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2022-12-02
  • 12月1日晚,文学院举行第九期“卫风论坛”,本次论坛聚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邀请南开大学博士、副教授邵明园,北京大学博士、副教授曾南逸,上海师范大学博士、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魏现军进行专题辅导。院长赵黎波出席论坛,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参会学习。讲座由孙志波主持。讲座伊始,邵明园分享自己申请课题经验,他认为学术申请过程可以用“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八个字来形容,并指出申请课题的根本是选择一个好的研究领域,持之以恒积累研究基础。曾南逸重点围绕项目本身展开谈话,详细介绍冷门绝学的申请范围。他表示,申请课题方向要有利于“四个自信”的塑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魏现军从个人想法、意见建议、评委角度三个方面讲述冷门绝学项目申报的相关内容,对申报书的撰写、语言、前后联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与三位老师进行了具体交流,三位老师通过分析冷绝学具体学科、罗列课题研究方向、展示个人项目成果等方式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赵黎波在总结时指出,学院持续关注教师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召开过多次相关会议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她强调,三位教授的讲座深入解决学院教师在项目申报上的疑虑,从宏观到微观都给
    2022-12-02
  • 12月1日,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应邀做客我校教育学部“梦瀛名家讲堂”,作题为“智慧型教师的培育路径”学术报告。报告会通过线上方式进行,由副校长宋晔教授主持。教育学部负责人、部分教师及研究生300人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是“智慧型教师的素养结构”。他指出智慧型教师包括学科素养、教育素养、政治素养、技术素养、社会素养,智慧型教师需具备学习能力、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交往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多样性。二是“智慧型教师的培养”。陈时见指出要基于课程知识、基于智能整合、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智慧型教师,通过职前职后统整,打通智慧型教师成长立交桥。三是“教师培养的体制机制创新”。他提出设计基于终身学习的一体化教师培养体系;统整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关系;整合基于协同发展的教师教育资源,实现教师教育管理创新;建构高质量的教师发展平台,实现教师教育制度创新。陈时见教授报告视野广阔、站位高远、逻辑严谨、紧跟时代,具有前瞻性、现实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报告中穿插的教师教育改革案例也引起大家高度关注,为我校教师教育变革提供了优化思路。报告会后,宋晔副校长在总结点评时指出,陈时
    2022-12-01
  • 河南师大将迎来百年华诞,为营造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促进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增进不同学科团队间的合作,摆脱惯性思维、凝练孕育一批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助力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水平学科建设再攀高峰,驱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创建发展。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与环境学院联合举办“环境与生态”学科交叉融合论坛。论坛将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学科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瓶颈问题,讨论最新学科进展、交流新思想和新方法,分析学科的增长点以及学科交叉中的新问题,推进环境与生态的交叉融合,提升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2022-12-01
  • 十秩峥嵘薪火相传,百年师大风华正茂。值此化学学科创立100周年,为营造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壁垒,激发不同学科团队间的合作意愿,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凝练孕育一批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化学学科围绕“化学与生物医药”主题开展系列交叉融合创新论坛。讨论最新学科进展,交流新思想和新方法,分析学科的增长点以及学科交叉中的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化学与生物医药研究的交叉融合,提升化学学科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迈上新台阶,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学科交叉论坛的实施将助力化学在高水平学科建设上展现更大作为,再攀高峰,有力驱动 “双一流”学科创建。
    2022-12-01
  • 悠悠岁月风雨兼程,春华秋实薪火相传。河南师范大学即将迎来100周年校庆,这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为营造学科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特举办计算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论坛系列活动,打破计算机学科专业壁垒,激发与学校其他学科团队间的合作意愿。摆脱惯性思维,抓住科研范式变革的机遇,凝练孕育一批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打造一批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促进各学科间不断融合,取长补短,产出重大原创成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迈上新台阶,为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有力驱动学校“双一流”创建这一发展引擎。
    2022-12-01
  • 12月30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美国佩斯大学公共管理终身教授陈社英于崇智楼二楼会议室作题为“社会政策研究的系统方法与国际视野”的学术讲座。我院教师及相关专业研究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院长魏雷东主持。会议伊始,陈社英结合自身治学经历,明确指出何为公共政策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对比中阐释了渐进主义模型等学界流行的公共政策研究模型及各类研究框架和分析方法。他强调政策目标是宏伟的,但政策的改变应是渐进的,应通过渐进调适实现宏伟的政策目标。随后,陈社英分析了政策研究的中国特色与国际历史视野,强调公共政策研究需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最后,他指出,在“问题与主义”的讨论中加入GPP这一层面形成的“问题-GPP-主义”三棱镜,能够更好地契合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需要。在提问交流环节,陈社英教授与师生展开互动,耐心解答师生疑惑,现场气氛热烈,学院师生受益匪浅。此次讲座有利于我院师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研究的系统方法,对公共政策研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社会事业学院 袁睿晴 李 丹)
    2022-11-30
  • 报告人:陕西师范大学 万炳军教授报告名称:以体强师:师范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报告时间:2022年12月3日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2022-11-3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