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田子红教授在数学学院S103作题为“变重量几何正交码和广义完美差族”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老师,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此次讲座,部分老师、学生参与线上会议。报告由学院教师陈光周主持。报告中,田子红介绍了几何正交码的背景和概念,在一个DNA折纸中,平头钝端的几何放置会形成宏键。因此,在用碱基堆叠构建DNA折纸时,往往会产生宏键的错配和错位不齐,这会给构建预期的纳米结构带来极大的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2017 年, Doty和 Winslow提出几何正交码(GOC)的概念,并描述了如何使用这类编码来设计DNA折纸中的宏键组,从而减少由于失调和不匹配而引起的不良粘合。几何正交码是集合 [0, − 1] × [0, − 1]的一些-子集(称为码字)构成的集族,并且满足非周期自相关性和非周期互相关性。Doty和Chee等人也发现几何正交码与光正交码(OOC),光正交签名码(OOSPC) 密切相关,主要区别在于GOC定义的码字相关性是非周期性的,而OOC,OOSPC定义的码字相关性是周期性的。报告中田子红将几何正交码转化成
202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