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告 人:中山大学姚道新教授报告题目:高能磁激发模式的探索报告时间:12月20日14:30-1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265428656报告人简介: 姚道新,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7年于美国波士镇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之后于美国普渡大学、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国工作,担任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同时为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子科学与技术中心固定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关联电子体系,包括超导体、量子磁性、拓扑物理、计算物理等。在国际著名物理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包括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Review Letters等,另有科学出版社专著1章。担任或曾担任广东省物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本科高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和理论物理学科负责人,获得广东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2021-12-16
  • 12月13日晚,湖南师范大学尹韵公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马克思新闻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线上讲座。学院师生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通过腾讯会议参与学习。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段勃主持。尹韵公围绕“马克思思想的产生背景”展开论述,对德国、法国在十八、十九世纪各自的盛衰历程、德国国内思想倾向及当时思想家的荟萃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国家意识觉醒的重要性和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他介绍马克思的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的发表环境,讲述马克思辗转普鲁士、比利时、英国等地的经历和办报的曲折。尹韵公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产生却在中国扩散主要得益于毛泽东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尹韵公表示,学习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了解其历史与时代背景,将他们的成长历程与今天中国的国情相联系,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段勃结合讲座内容表示,本次尹韵公的分享既包含了深刻的理论,又通俗易懂,为学院学习新闻的同学树立观念、明确方向、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从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要从历史背景与语境层面
    2021-12-15
  • 12月13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Dr. rer. pol. Clemens Striebing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Bullying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Research Workplace: Typology, Prevalence, Group Differences and Prevention(《科研工作场所的欺凌和歧视:类型、流行、群体差异和预防》)的英语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学习。报告由副院长韩万渠主持。Clemens Striebing首先介绍了德国最大的学术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报告主题相关的科研项目情况。其次,他围绕欧美国家学术机构和大学中存在的不公平和歧视现象展开主题报告。他研究认为不公平现象有以下三种:一是与工作相关的不公平与欺凌,二是与个人相关的侮辱性语言、流言、不适宜的调侃等情况,三是肢体上的不合理接触。根据Clemens Striebing所在项目组的调查研究,女性在学术界遭遇的不公平现象要多于男性,尤其是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等女性科学家仍属少数
    2021-12-14
  • 报 告 人;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钟智翔 教授报告题目:如何成为“一带一路”所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外语人才报告时间:2021年12月15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2021-12-14
  • 报告人:天津大学 谭超 教授报告名称:多相流过程参数超声测试方法报告时间:2021年12月17日 9: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 634903702)专家简介:谭超,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层析成像技术、两相/多相流在线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现为天津市过程成像与检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仪器仪表学会产品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自动化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国际工业过程层析成像学会理事(ISIPT Consultative Scientific Panel),入选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invitational fellow特邀学者,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担任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IEEE Sensors Journal、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
    2021-12-14
  • 12月11日上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第三届学术年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校内专家学者、学院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加。年会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学院院长李洪河致开幕词。他对受邀参加本次年会的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在总结前两届学术年会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学院现阶段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希望学院教师通过学术年会的平台,取长补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术年会第一阶段由三场主题报告组成,分别是社会科学处处长李永贤报告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李峰报告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申报中的有关问题》及商学院副院长海本禄报告的《在热爱的道路上风雨兼程》。在该环节,三位教授就现阶段学术科研方面的实质性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了提高学院学术水平的建议。学术年会的第二阶段由政治学分论坛、哲学分论坛、管理学分论坛和国际政治分论坛分别组织展开。在分论坛进行过程中,与会教师围绕自己的报告主题,充分阐释说明;评议人结合学界前沿,精确把脉问诊;参与学生就心中疑惑,大胆虔心请教。此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一年来学院教师的学术成果,有利于活跃学院的学术氛围,检验学院的整
    2021-12-13
  • 12月12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国家杰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天津理工大学教授丁轶及团队成员教授刘喜正、副研究员何佳来我校讲学。学院全体业务教师及部分研究生参会。会议由学院院长高书燕教授主持。丁轶以“纳米多孔金属催化材料”为题,介绍了合金法制备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借助高空间分辨表征技术,揭示了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特殊的组织结构、界面特性,并着重分析了其在低铂催化领域的广泛应用。刘喜正、何佳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金属空气电池用多级梯度孔金属电极、原位固态化凝胶电解质以及纳米多孔金属燃料电池催化剂等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报告会后,参会教师同相关专家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学位点建设展开交流。丁轶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和原则,并以大数据为支撑,指出基金申报竞争的激烈性与紧迫性;他结合自身经历提出,“科学问题”要沉心提炼,他勉励青年教师要时刻坚守科研初心,将科研从一份工作发展为一种追求,最终升华为一份使命。此次会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的科研热情,为提升国家基金申报质量、加快学位点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利媛)
    2021-12-13
  • 12月9日,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在崇智楼503室作了题为“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讲座,学院部分师生参与此次讲座。讲座由统战部副部长张晨寒主持。何文炯认为共同富裕可从富裕和共享两个层面理解。随后,他详细阐述了社会保障与共同富裕的联系。他强调,社会保障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座,并指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促进了共同富裕。何文炯对共同富裕视角下社会保障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深化改革思路。讲座结束后,何文炯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就相关问题做出了专业解答。(社会事业学院董思怡)
    2021-12-1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