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 告 人:兰州大学 陈兴国 教授报告名称:新型荧光硅纳米颗粒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报告时间:10月14日 9: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陈兴国,兰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2014年续聘,2012年获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优秀教师称号。曾任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与原子分子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中国无机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An Indian Journal 和Current Analysis on Chemistry等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在Analytical Chemistry、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Nanoscale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70余篇。“无机离子的性质与高效毛细管电泳迁移行为关系的研究”2001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毛细管电泳在分离测定复杂体系中微量组分的应用”2007年获中国高
    2021-10-11
  • 会议名称:第十七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会议时间:2021年10月15-17日会议地点:新乡宾馆会议承办: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会议简介:本次会议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性会议,旨在展示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构筑化学教育研究交流平台。
    2021-10-11
  • 10月5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教授曹巍来我校讲学,并在生物东楼报告厅做了题为“多组学解密表观遗传失调引发食管癌的研究”的精彩学术报告。学院师生100余人参加。曹巍首先从经典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角度对癌症的发生做了分析,强调了表观遗传在癌症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他对甲基化如何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并进而影响正常细胞的癌变做了讲解,并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中lncRNA ESCCAL-1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阐述了食道癌的表观非经典调控途径。最后,曹巍分享了其团队在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酶FTO,空气污染引起肺纤维化的机制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此次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专业性强,使学院师生受益匪浅。报告结束后,曹巍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生命科学学院赵珊珊)专家简介:曹巍,肿瘤学博士,特聘教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病理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曾作为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在
    2021-10-07
  • 报 告 人:滑铁卢大学 陈忠伟 院士报告名称:Electric Vehicles: Batteries or Fuel cells报告时间:10月8日 15: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陈忠伟,教授,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现任加拿大国家讲座教授,Waterloo大学清洁能源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Waterloo大学电化学能源中心主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副主编,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学会(IAOEES)共同创始人和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能源材料和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材料和系统的开发。出版3本专著与400多篇期刊论文,被引超过33,000次,GoogleScholar H指数93。有50多项美国/国际专利,多项已在国际上得到应用转让。2016年获得E.W.R Steacie纪念奖、2017年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卢瑟福纪念奖,被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2018 - 2020年全球高被引学者。2017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2021-10-07
  • 报 告 人:北京大学 刘涛 研究员报告名称:核酸药物及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报告时间:10月9日 9:00报告地点: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报告人简介: 刘涛,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子与细胞药理系主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PI。北大百人,国家青千,国家优青,北京市杰青。刘涛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之后师从Scripps研究所Peter Schultz教授,从事博士后及研究员工作。16年正式加入北大药学院,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ACS, Angewandte Chemi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30篇。研究集中在蛋白质定点修饰技术,发展了含有人造氨基酸的蛋白质创新药物,应用在肿瘤及基因治疗等多种领域,从而促进了生物药物的升级换代。获得2018年中国药学会以岭生物医药奖青年奖以及2019年拜耳研究员奖。
    2021-10-06
  • 会议主席:河南人口学会会长 张原震 教授会议名称:人口均衡:政策、措施与保障学术研讨会会议时间:2021年10月22日-24日会议地点:新乡市开元名都大酒店
    2021-10-05
  • 报 告 人:北京师范大学 李海刚 教授报告名称:Babuska Problem in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ome Applications报告时间:10月6日 15:00报告地点:数学院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李海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07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首批公派研究生,北京师范大学(导师:保继光教授)与美国罗格斯(Rutgers)大学(导师:李岩岩教授)联合培养博士,2009年博士毕业。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主持人(2016-2019),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主要成员(2017-2021)。2016年获得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2017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直从事椭圆方程和椭圆方程组的研究,在材料力学中的Babuska问题与几何学中的Monge-Ampère方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深刻的、原创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进展,已经在Adv Math、Arch Ration Mech Anal、SIAM J Math Anal、Trans Amer Math Soc、Calc Var PDEs等国际权威数学杂
    2021-10-04
  • 报 告 人: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曹巍 教授报告题目:多组学解密表观遗传失调引发食管癌的研究报告时间:10月5日 15:30报告地点:生科东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曹巍,肿瘤学博士,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郑州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学、分子病理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曾作为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从事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2013年,首次报道了ESCCAL_1对人类食管癌的影响;2020年首次提出了食管癌表观非经典调控途径,第一次将食管癌非典型表达调控信号与癌症的表型联系到一起。其结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 2020,IF:14.92)、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20,IF: 11.16)、Cancer letters(2021, IF: 8.68)等期刊上,这些研究揭示了非编码RNA对食管癌的影响,为食管癌的诊断、个体化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
    2021-10-0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