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9月19日上午,受生命科学学院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花保祯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做了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致胜技巧”的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生命科学学院主要领导、学院教师等近100人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花保祯为大家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必要性,并对基金项目会评的基本情况,基金申请成功的关键要素作了介绍。花保祯从基金撰写的各个方面,包括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讲解。最后,花保祯结合自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成功经历,对基金申请的致胜技巧进行总结。讲座结束后,花保祯与学院教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对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专家简介:花保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国家一流课程主持人,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近年来,课题组积极开展长翅目分类和系统发育、胚胎发育、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细胞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和行为学等多方面研究,在Molecular Phylogene
    2021-09-21
  • 报 告 人:西安交通大学 徐开达 教授报告名称:基于平行耦合线和表面等离激元的滤波/频选器件报告时间:9月18日 9: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558292906专家简介: 徐开达:2009年和2015年分别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目前为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2至2014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2015至2018年担任厦门大学助理教授;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担任荣誉研究员;2019年10月至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访问教授;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日本东北大学担任JSPS海外特别研究员。2018年成为IEEESenior Member,2019年8月入选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 Fellow,2020年入选首批西安交大“思源学者”。长期从事射频/微波/毫米波/太赫兹器件、电路及天线等领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主持课题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3项。近几年以第一/通讯作者
    2021-09-16
  • 报 告 人:南京理工大学 向峥嵘 教授报告名称:Event-Triggered Consensus Tracking Control of Stochastic Nonlinear Multiagent Systems报告时间:9月18日 15: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813544925专家简介: 向峥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12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至今。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担任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科技奖评审专家。目前主要从事非线性系统,切换控制系统,多智能体系统等方面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2021-09-16
  • 报 告 人:天津大学 许运华 教授报告题目:锂-有机电池报告时间:9月11日 15: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许运华,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2年获郑州大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加入天津大学。2006-2015年,先后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美国马里兰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有机光电材料、储能材料和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包括先进电极和电解质材料设计制备、器件构筑及电池电化学过程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论文他引11000余次,H因子为53。
    2021-09-09
  • 报 告 人:中科院合肥强磁场中心 杜海峰 研究员报告题目:磁斯格明子材料与器件报告时间:9月11日 15: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杜海峰,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2010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16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9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优秀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受限体系磁性与磁性材料,致力于利用先进的样品制备与磁表征技术研究纳米结构中新型磁性材料、磁结构及器件构筑。在Nature Nanotechnol.、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Nano Lett.、PNAS、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被《Physics World》《Nature Physics: News and Views》等学术媒体关注和报道。
    2021-09-09
  • 报 告 人:南京理工大学 陆瑞锋 教授报告题目:固体谐波辐射的若干理论机制报告时间:9月1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陆瑞锋,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军科委创新特区等项目,入选中组部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2003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物理学专业,2008年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8-201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分子反应动力学”“超快光物理”和“材料物性及应用”等研究方向上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获3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ys. Rev. Lett.、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受邀为Nat. Phys.、Nat. Commun.、Phys. Rev. Lett./A/B、Sci. Ad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
    2021-09-07
  • 报 告 人:上海交通大学 何峰 教授报告题目:非偶极效应对光电离过程的影响报告时间:9月1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何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年)、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200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德国马普研究所和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任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超短激光脉冲和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聚焦于超强超短激光脉冲驱动的超快动力学过程,在Phys. Rev. A、Phys. Rev. Lett.、J. Phys. B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另主持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
    2021-09-07
  • 报 告 人:国防科技大学 赵增秀 教授报告题目:基于高次谐波的阿秒脉冲源及其应用报告时间:9月1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赵增秀,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极端条件原子分子物理领域专家。1993年和199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年至2005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物理系攻读并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和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强激光脉冲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在阿秒光物理、太赫兹辐射和高次谐波产生机理、空气激光等方向取得多项独创性成果,发表论文150 余篇,他引2500 余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担任全国计算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2021-09-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