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 告 人: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卞学滨 研究员报告题目:原子链模型在凝聚态体系超快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报告时间:9月1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372 448 111,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卞学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4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随后在加拿大舍布鲁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年入职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超快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在Phys. Rev. Lett.(5篇)、Nature Comm.(1篇)、ACS Photonics(1篇)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2021-09-07
  • 报 告 人:四川大学 彭强 教授报告题目: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报告时间:9月9日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19 353 955,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彭强,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四川省千人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8,2019年度Top 1%中国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Small Structure》顾问编委,《Current Applied Materials》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材料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碳纳米材料与器件研究。在J. Am. Chem. Soc.、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SCI收录160余篇,影响
    2021-09-06
  • 报 告 人:电子科技大学 孙旭平 教授报告题目:纳米功能材料表界面设计调控及催化和传感应用报告时间:9月9日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19 353 955,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孙旭平,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化学系并留校任教,2005年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获博士学位,师从汪尔康院士。2006-2009年期间先后在德国、加拿大及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1月回国加入长春应化所,2015年11月到四川大学工作,2018年4月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2004)、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8)、中科院优秀导师奖(2015);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高被引作者(2017-2019)、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18 2019)、材料科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以及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2020);入选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及2019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0)。主要从事功能材料表
    2021-09-06
  • 报 告 人:复旦大学 李伟 教授报告题目:单胶束基元模块化组装序构介孔材料报告时间:9月9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19 353 955,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李伟,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师从付宏刚教授,2014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师从赵东元院士,随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韩国基础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国入职复旦大学。现任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National Science Review》编辑组成员、《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期刊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等期刊青年编委。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 Mater.(1篇)、Nature Commun.(1篇)、J. Am. Chem. Soc.(9篇)、Angew. Chem. Int. Ed.(4篇)、Chem(2篇)、Adv. Mater.(7篇)、Chem. Soc. Rev.(1篇)、Acc. Chem.
    2021-09-06
  • 报 告 人:四川大学 郭孝东 教授报告题目: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进展报告时间:9月9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19 353 955,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郭孝东,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材料生产工艺开发、废旧电池材料回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研究贯穿材料结构设计及可控制备、小试实验到工艺放大过程中的关键化工问题。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ngew. Chem. Int. Ed.、Adv. Sci.、Energy Environ. Sci.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总引用达5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韶关市创新团队项目等纵向课题,承担企业横向课题十余项。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获得授权专利15件。先后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四川省有色金属学会青年科技人才奖、化工学会侯德榜青年科技奖、“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教育部青年长江学
    2021-09-06
  • 为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8月27日、8月28日、9月1日举办了线上“碳中和”与能源环境先进材料高峰论坛。16位知名专家学者(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位,中组部青年千人4位、青年拔尖人才2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位)应邀作专题报告,学院近百名师生参会学习研讨。论坛由学院院长高书燕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教授邹应萍、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翟天佑、苏州大学教授李亮围绕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分别就“A-DA’D-A有机光伏受体材料的设计及优化”“二维层状材料的精准合成及高效光电探测器的构筑”“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的有效调控”等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报告;山东大学教授李春霞、中南大学教授李明则以生物医学应用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课题组在稀土上转换和光热转换纳米材料,近红外等离子体材料在生物传感、CT和光辅助癌症诊疗平台方面的研究进展。南开大学教授牛志强、复旦大学教授王永刚、南京大学教授何平、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王要兵研究员围绕能源存储材料与器件,分别从“水系锌电池关键材料的构筑优化”“有机物电极的构筑及电荷储存机制的明晰”“锂-氧(空)电池催化材料的设计
    2021-09-05
  • 报 告 人:中南大学 李明 教授报告题目:Rational design of NIR-II plasmonic material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报告时间:9月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579 145 060,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李明,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系。先后在美国圣母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开发、生物传感器和体外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ct. Mater.,和Nano Lett.等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SCI引用次数近9000次。
    2021-08-29
  • 报 告 人:华中科技大学 肖泽文 教授报告题目:卤化物双钙钛矿的光电性质理解与材料设计报告时间:9月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579 145 060,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肖泽文,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湖北省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06-2012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取得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导师为乔冠军教授;2012-2015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取得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细野秀雄和神谷利夫教授。2015-2016年,在美国托莱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鄢炎发教授;2016-2018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担任助理教授。肖泽文教授兼具理论和实验背景,长期从事新型半导体光电材料的探索研究,旨在为“顶天”的光电应用提供“立地”的原创材料。迄今,在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Mater. Horiz.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论文引用4000余次,H因子31。
    2021-08-2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