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 告 人:山东大学 李春霞 教授报告题目:光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构建及生物应用报告时间:9月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579 145 060,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李春霞,山东大学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光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可控合成及生物应用,在Chem. Soc. Rev.,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Sci. China Mater.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论文他引20,000余次,H因子81。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优秀青年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四次入选汤森路透(科睿唯安)全球材料学科“高被引学科学家”,2015-2020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2021-08-29
  • 报 告 人:浙江大学 邓人仁 研究员报告题目:有机分子复合稀土纳米晶材料中的激发态能量调控及应用报告时间:9月1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579 145 060,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邓人仁,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浙江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学士(2009年)和博士学位(2014年),并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和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入职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复合结构纳米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以及微纳米结构能量转换器件的研究,重点开展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和其他结构组元进行复合结构构筑、可控合成及应用研究,在包括Nature, Nature Nanotech., Nature Mater., Nature Photon.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总引用6000余次。获得浙江省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21年)等项目资助。
    2021-08-29
  • 报 告 人:上海交通大学 王开学 教授报告题目:锂空气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性能研究报告时间:8月28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王开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美国化学会和国际电化学会会员。1993-2002年在吉林大学学习,先后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师从徐如人院士和于吉红院士;2003-2007年在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2008年在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任JSPS特别研究员。2008年11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任研究员,2019年8月,获批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近年来,在储能关键材料、多孔功能材料及新型复合催化、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构筑和性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Angew. Chem., Acc. Chem. Res., J. Am. Chem. Soc., Adv. Mater.等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论文他引7500余次,H-index为49。申请了1项国际专利和16项国家发明专利。2015年获上
    2021-08-27
  • 报告人:华中科技大学 李会巧 教授报告题目:面向下一代电池的高容量低电位新型负极材料报告时间:2021年8月28日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李会巧,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百人计划、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杰出青年等。主要从事锂/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关键材料和储能器件的研究。申请日本专利2项,中国专利16项,已授权1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rog. Mater. Sci., Energy Environ. Sci.,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Energy Storage Mater., J. Mater. Chem. A, Small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引用11000余次,13篇
    2021-08-27
  • 报 告 人:复旦大学 方晓生 教授报告题目:基于无机半导体结构的光电探测器研究报告时间:8月28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方晓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0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同年赴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底入职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期间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2009年)和哈佛大学(2016年)做访问研究。主要从事无机半导体材料和光电探测器的基础研究,在Adv. Mater. (14), Nano Lett. (3), PNAS (1), Adv. Funct. Mater. (15), Adv. Energy Mater. (1), Small (9), ACS Nano(2)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受邀在Prog. Mater. Sci., Chem. Rev., Adv. Mater.和Mater. Today等杂志上撰写相关领域的综述论文10篇。发表的论文共被SCI 刊物他引10,000 余次,H因子为59
    2021-08-27
  • 报 告 人:苏州大学 李亮 教授报告题目: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的有序调控报告时间:8月28日 14:3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李亮,苏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光电转换材料。在Adv. Mater.和Nature Commun.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240余篇,引用14000余次,H因子为63。授权14项发明专利,主编1本英文专著。任职Elsevier出版社《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副编辑,《Fundamental Research》,《Science Bulletin》及《InfoMat》等期刊编委。曾获得国家基金委杰青(2020年)、国家基金委优青和江苏省杰青(2014年)、科技部青年973等项目支持。获得先进材料国际联合会(IAAM)会士、日本JSPS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荣誉。
    2021-08-27
  • 报 告 人:南京大学 何平 教授报告题目:复杂系统下锂-氧气电池界面电化学反应研究报告时间:8月28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何平,物理化学博士,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国家“优青”(2019),江苏省“杰青”(2019)“优青”(2016),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003和2006年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获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于复旦化学系获物理化学(电化学)博士学位。同年赴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能源技术部任博士后。2011年11月回国工作,建立“南京大学储能材料与技术中心”。近年来,在空气电极多相电催化理论完善,金属锂/电解液(质)体系设计与优化,固体电解质界面载流子输运行为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通讯作者在Joule,Angew. Chem. Inter. Ed., 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文章他
    2021-08-27
  • 报 告 人:苏州大学 赵宇 教授报告题目:对称有机液流电池活性材料结构设计及构效关系报告时间:8月28日 8:00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264 913 076,会议密码:1234报告人简介: 赵宇,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人才。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2015年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日本里化学研究所(RIKEN)和美国得州大学奥斯丁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加入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实验室。主要围绕基于组合电解液的碱金属液流电池、传统锂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和组件开展研究。在Angew. Chem. Int. Ed., Nature Commun., Adv. Sci., J. Mater. Chem. A, Chem. Soc. Rev., Adv. Funct. Mater., Nano Re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2021-08-2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