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 告 人:中科院半导体所 薛春来 研究员报告题目:硅基四族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报告时间:5月29日 13:0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薛春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200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攻读博士,2007年获博士学位。2007年8月起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2011年2月被聘为副研究员,2015年1月晋升为研究员,目前担任光电子研发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硅基异质材料外延及光子学器件的研究。多年来,在973、863及国家自然基金等课题的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Si/GeSi、Si/Ge、Si/GeSn等异质结材料的外延生长及相关器件的研究,在SiGeHBT器件、Si基Ge、GeSn等异质材料与器件、Si基探测与发光以及Si基光子学集成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重要成果。在Small、OpticsExpress、AppliedPhysicsLetters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章90余篇,授权专利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硅基光电子学及新型纳米光子传感器件。2012年入选中国
    2021-05-27
  • 报 告 人:郑州大学 金碚 教授报告名称:中国新时代的经济学新思维报告时间:2021年6月1日 8:00报告地点:商学院一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金碚,男,1950年4月出生于上海,籍贯为江苏吴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1982年获法学学士,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在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现任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
    2021-05-27
  • 报 告 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金碚 教授报告名称: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报告时间:2021年6月1日 14:00报告地点:商学院二楼会议室报告人简介:金碚,男,1950年4月出生于上海,籍贯为江苏吴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工业经济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1982年获法学学士,1984年获经济学硕士,1989年获经济学博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在产业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等研究领域建树颇多。现任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
    2021-05-27
  • 报 告 人:新乡医学院 张红星 教授报告名称:自我认知与幸福快乐报告时间:2021年5月27日 15:00报告地点:求是中楼302报告人简介:张红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后。从事精神疾病生物机制研究,获国家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分别于2009年、2015年赴加拿大多伦多CAMH和ALBERTA大学深造。擅长抑郁焦虑、强迫症及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2021-05-27
  • 报 告 人:河南大学 凌文豪 教授报告名称: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报告时间:5月28日 15:00—17:00报告地点:崇智楼503A
    2021-05-27
  • 5月24日下午,应我校水产学院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周琼教授在水产楼202会议室作了题为“河流及其附属水体的食物网研究”的学术报告。水产学院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计70余人聆听此次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副院长李学军主持。周琼教授的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蓄水对三峡库区食物网结构和重金属生物富集的影响;(2)季节性的水文变化对通江湖泊食物网碳利用与营养生态位的影响;(3)食物资源与水位变化对河流食物网和内源/外源碳的影响;(4)长江上游珍稀保护鱼类的濒危机制研究。他的报告详细阐述了长江水体中食物网的结构以及影响食物网的相关因素,让聆听报告的师生深入了解研究食物网对水域保护的重要性。报告结束后,周琼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并细致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专家简介:周琼,男,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会委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综合生物系访问学者,欧盟人才项目克罗地亚University of Zagreb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渔业资源评估与保护、淡水生态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西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科技部基础性工
    2021-05-27
  • 5月24日下午,应我校水产学院邀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安理工大学潘保柱教授在水产楼202会议室作了题为“黄河水生生物区系分布格局及历史演化”的学术报告。学院教师、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70余人聆听本次报告会,会议由水产学院副院长李学军主持。潘保柱教授的报告主要内容为探索黄河干流水文泥沙及水环境特征,调查水生生物分布格局与历史演化及其驱动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明晰水质和溶解性有机质(DOM)的时空格局;探明浮游植物生物地理格局;解析鱼类资源量对人类干扰的响应;揭示近40年来黄河水生生物演变规律。报告结束后,潘保柱教授与参会师生进行热烈互动,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专家简介:潘保柱,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及重点项目获得者。研究方向为淡水生态、生态水利、生态修复、河流生态水沙综合管理。目前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1项、陕西省千人计划科研项目1项、校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项、陕西省水利厅科研项目1项等;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篇;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21-05-27
  • 2021年5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应我校水产学院邀请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东区实训楼203会议室进行,水产学院师生共计8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水产学院副院长孟晓林主持。王雷研究员以“基于物联网与大数据的智能精准养殖”为题,从我国水产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入题,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以互联网和大数为媒介,以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组、水产动物微生物组为数据支撑,发展智慧渔业的实施方案、项目实例和企业推广,并展望了未来智慧渔业发展的方向。本次报告加深了水产学院师生对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发展智慧渔业的理解。报告结束后,王雷研究员与水产学院师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对师生们的提问进行耐心解答。专家简介:王雷,男,博士,研究方向为水产养殖学,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棘皮动物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水产动物营养免疫、病害防治及水产品安全控制研究,近年来侧重于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和智能化装备及智慧渔业平台等研发。已完成国家级重大课题十余项,两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五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项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承担十一五“
    2021-05-2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