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5月22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湖北大学魏政荣教授在物理南楼511教室以 “飞秒软X射线吸收光谱及其在分子动力学中的应用” 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魏政荣首先简要介绍了多束脉冲超快光谱以及飞秒软X射线吸收谱等光谱技术。他重点介绍了“强场下分子振动波包的产生机理”“碘甲烷分子在强场下的光解动力学”和“强场下分子化学键的超快断裂过程”这三个具体应用。魏政荣阐述了飞秒软X射线吸收光谱技术在键松动产生的振动波包的机理、自旋轨道耦合态的选择性和在跟踪化学键的断裂等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报告结束后,魏政荣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提出的相关问题给解答。专家简介:魏政荣,湖北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楚天学者人才计划”特聘教授,湖北省“百人计划”青年百人。主要研究领域为飞秒超快光谱学。近年来发展了多束脉冲超快光谱以及飞秒软X射线吸收谱等光谱技术,并利用这类新型光谱技术研究了分子的超快异构化、化学键的断裂、强激光场中波包的产生等原子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先后在Nat. Commun.、J. Am. Chem. Soc.、J. Phys. Chem. Le
    2021-05-26
  • 报 告 人:南开大学 廖益 教授报告题目:Lepton Number Violation at Low Energy - an Effective Field Theory Approach报告时间:5月28日 10: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廖益,博士,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4至1996.5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6至2000.9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2000.10至2005.8在莱比锡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合作研究(Wissen ·Mitarbeiter)。2005.8起任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教授。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年度)资助。从事粒子物理学、量子场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超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方向,包括中微子质量产生机制及其唯象学、暗物质粒子及探测的理论研究,于世界顶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 发表文章超过100次引用,是高能物理方向知名物理学家。
    2021-05-26
  • 报 告 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 苏良碧 研究员报告题目:人工晶体的创新发展与极端应用报告时间:5月29日 8: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苏良碧,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透明光功能无机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人工晶体学报》副主编、美国《应用光学》(Applied Optics)期刊专题编辑(Topical Editor)、《无机材料学报》编委、中国激光杂志社青年编委。长期从事于激光与光学晶体材料的研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SCI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项, 合作(或参与)出版学术专著6本。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会员、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首批优秀会员,先后荣获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上海市科技系统青年五四奖章”、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类)、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
    2021-05-26
  • 报 告 人:北京理工大学 董毅 教授报告题目:微波光子频率传输技术报告时间:5月27日 14: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董毅,男,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IEEE(国际电子电工学会)LEOS(Photonics)分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专委会理事。所在学科为光学工程,主要从事微波光子学和光相干测量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光传输与宽带光接入、光电测量技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0余篇,他引600余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近六年来,主持国家863计划前沿探索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科学仪器专项、天文联合项目,航天科技创新(重点)基金等项目11项,先后荣获国家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2年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
    2021-05-26
  • 报 告 人:山东大学 郑雨军 教授报告题目:基于规范不变距离开体系量子速率极限报告时间:5月27日 8: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郑雨军,博士,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专家,199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10月—2000年4月,在以色列希伯莱大学分子动力学中心访问,2000年4月—2001年7月,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研究院做访问学者,2001年8月—2005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圣巴巴拉分校做博士后、访问研究员,2012年—201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教授。2005年8月受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在Phys. Rev. Lett.,Nature Commun., Phys. Rev. A,Phys. Rev. E, J. Chem. Phy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等项目12项。先后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2021-05-26
  • 报 告 人:河北大学 冯太傅 教授报告题目:Quantum Computation in Grassmann manifolds报告时间:5月28日 9:0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冯太傅,1969年生,内蒙古赤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6年,先后在南开大学、中科院高能所、芬兰Jyvaskyla大学和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初回国后被大连理工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全职引进河北大学工作。现为河北省量子场论精细计算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会员,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李政道青年学者,理论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Eur. Phys. J. C., Nucl. Phys. B等国际粒子物理领域核心期刊审稿人。
    2021-05-26
  • 报 告 人:辽宁大学 宋朋 教授报告题目:SERS光谱技术在分析检测和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报告时间:5月28日 8: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511报告人简介: 宋朋,博士,辽宁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计算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表面等离激元诱导分子反应、功能性材料分子的激发态电荷/质子转移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开展了多年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已在SCI收录的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封面文章1篇),编写出版英文专著1部,受邀撰写本领域综述文章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共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辽宁省、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10余次;入选辽宁省首届“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辽宁大学杰出青年、辽宁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辽宁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辽宁省和沈阳市科技评审专家。
    2021-05-26
  • 5月23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在文渊楼121教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无间道:评好人与抓坏人——社会治理的个人画像》的学术报告。学院MPA班学生、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参与。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韩志明通过电影《无间道》中两个卧底的故事引出报告主题,进而对国家关于社会治理的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社会治理的终极对象是个人,与社会治理相关的事务和问题也是由人导致的。他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展示了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好人”与“坏人”,并通过概括传统社会中四种经典的社会管理模式,阐释了当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好人”功能的机制,以及如何构建面向“坏人”的社会治理体系。报告最后,韩志明和与会人员进行互动,并就所提问题进行了解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马文韬)
    2021-05-2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