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5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刁克利教授应邀在外国语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作者研究的问题与路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代表参加会议。讲座由学院教授郭英珍主持。刁克利以“作家如何被接受并产生影响”等问题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进行作品解读,并结合目前文学作品研究现状指出作者研究不断被边缘化的问题。刁克利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作者的生态研究”话题,他认为,把作者研究等同于作品研究是一种普遍的误用现象,作者的形态是一个在不断建构中生成的角色,关于作者的研究既需要理论建构,也应该能够应对现实问题,建立适应于作者研究的方法论。随后,他以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美国当代作家为例,向同学们具体阐发作者生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演示作者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与可能的路径。讲座结束后,刁克利与在场师生积极交流互动,并就考研、考博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在场师生均表示获益良多。(外国语学院 刘予辉 刘 帅)
    2021-05-17
  • 5月15日晚,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卫娣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题为“记纪神话与日本的国民性”的专题讲座。讲座在学院报告厅举行。学院专业教师、本科及研究生共计百余人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教师吴栓友主持。在讲座中,张卫娣从日本的记纪神话入手,阐述了日本神道的起源以及其对日本国民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讲解了我们应该如何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认识与反思。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张卫娣语言生动幽默且富有感染力。讲座结束后,张卫娣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并就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详尽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专家简介:张卫娣,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从事日本文化、日本文化语言学研究。河南省文明教师,出版专著6部,主持完成了省级和地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参加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C刊和核心期刊10余篇,获省社科优秀奖二等奖一次。(外国语学院 李智健)
    2021-05-17
  • 5月14日下午,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的邀请,《国际论坛》副主编王明进教授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了主题为“欧盟对华政策分析”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此次报告。报告由研究院院长席来旺主持。王明进首先从欧盟对华政策的大变局谈起,阐述了欧盟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西方的价值体系等六个方面的危机。他从欧盟自身危机出发分析了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考虑,并详细论述了欧盟对华政策调整的五个阶段。王明进指出欧盟对华政策的新趋势,认为欧盟对中国和中欧关系的定位发生了变化,与中国打交道更强调整体性原则。他预测未来中欧关系虽然竞争会加剧,但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报告尾声,王明进就学院师生关于欧盟的数字税、中美多边主义的比较研究等提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席来旺总结指出,本场学术报告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对广大师生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具有很大帮助。(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马文韬)
    2021-05-17
  • 5月16日上午,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焰教授做客“润心讲堂”,以《生如夏花——追寻生命的意义》为题,为我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讲座采取线上讲授、各学院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的形式,讲座主会场设在商学院报告厅。各学院副书记、团委书记、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站长、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共2000余人观看此次讲座。讲座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周社刚主持。李焰教授主要围绕“心理发展”“应对丧失”和“生命繁荣”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李焰通过一些生命故事的分享导入主题,为大家介绍了心理发展的理论,以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维度和特点。她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从亲密关系、学业、生活习惯、意义建构四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常见丧失及其应对。通过案例分析,李焰为同学们讲解如何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建立理性认知,合理应对各类丧失,促进心理发展,鼓励同学们努力追寻生命的意义。讲座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议题和心理发展任务,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将理论阐释和应对技巧相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积极意义。专家简介:李焰,清华大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博士,教授。教育部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
    2021-05-17
  • 5月14日下午,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研究院的邀请,《国际论坛》编辑部主任张颖教授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国际问题研究的论文写作与国际问题学术期刊的学术定位》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报告由研究院院长席来旺教授主持。张颖介绍了《国际论坛》的创办历史、宗旨以及主要栏目。针对期刊现状,她对投稿、审稿、给作者反馈的过程及选稿的导向性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她还介绍了一些为扩大《国际论坛》影响力而举办的学术会议,以及参与的国际问题研究学术工作坊。在报告互动环节,针对教师与学生的提问,张颖都作出了全面而详细的回答。席来旺总结表示,张颖的报告使大家对国际问题论文的写作技巧、投稿策略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今后的学习研究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马文韬)
    2021-05-17
  • 报 告 人:北京工业大学 黄鲁成 教授报告名称:国家竞争项目申报与评审报告时间:2021年5月17日 15:00报告地点:商学院二楼会议室
    2021-05-17
  • 报 告 人: 西北大学 郭松涛 教授报告题目: 灵长类进化适应的整合研究报告时间:2021年5月18日 17:00报告地点:生物报告厅报告人简介: 郭松涛,博士,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动物学科项目主任,陕西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灵长类学会会员,中国动物学会灵长类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副主编。2008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2009-2010年在台湾国立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2014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个体精准识别和监测、动物行为学和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SCI论文3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重点发展计划项目子项目等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陕西省青年科技奖一等奖等荣誉。
    2021-05-17
  • 5月13日上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禹勇教授在计科楼217会议厅以“基于区块链的安全协议设计”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院长刘栋参加会议并发表讲话,学院教师、研究生等10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创新,为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范例。区块链由于其众多优点而具有许多潜在的应用,禹勇在会议上介绍了区块链的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讲述了区块链在多种场景下的应用,包括可监管的密码货币、去中心化的自统计电子投票。最后,现场展示了禹勇团队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投票系统。报告结束后,禹勇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解答和深入交流,在场师生受益匪浅。专家简介:禹勇,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特聘专家,陕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密码学会理事,Computer Standards Interfaces、Soft Computing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编委。2008年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密码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公钥密码、区块链与数字金融、云计算安全。在IEEE
    2021-05-1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