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30日晚上,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郑州第二外国语高中特级教师于永建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于永建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为题,向师生介绍了设计物理课堂的具体方法。在报告中,于永建通过分析物理核心素养展开讲解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在讲解中提出了自己的课标教学建议:核心素养定目标,四面五层关注到;情景创设最关键,设计实施用此招;探究能力做中练,信息技术兼顾到;复杂问题能解决,核心素养达到了;大单元与主体化,深度学习定位高。于永建举例,楞次定理可用能的转化解释,电能和动能不能同时增加必定是一增一减才能满足能量守恒。他在为同学们讲解此次报告的过程中还不忘向在场的师生传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讲授了将来走向教师岗位要注意的事项。报告结束后,于永建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于永建,教育硕士毕业。河南省首批“教师教育专家”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专家(2007),河南省骨干教师(2009),郑州市第二届百名名师(2007,郑州市第二届高中
    2019-12-04
  • 报 告 人:华中科技大学 张昆 教授报告题目:政治领袖形象的历史演变报告时间:2019年12月6日10:00报告地点:文学院报告厅
    2019-12-03
  • 11月21日下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天津大学博士焦鹏飞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3会议室做了题为《网络表示学习及图神经网络分析》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报告。焦鹏飞首先介绍了网络表示学习描述和预测,及表述网络分析的难点和瓶颈,例如网络节点的迭代和耦合性分析。他阐述了网络表示学习的核心目标和意图,将网络分析的任务转化到向量空间中进行。焦鹏飞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图神经网络在网络表示学习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如何做科研、如何发表学术论文,论文的追踪等。讲座结束后,焦鹏飞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就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专家介绍:焦鹏飞,2018年从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网络分析和数据挖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动态网络社团检测和演化分析、异质网络的表示学习、社团检测和链接预测、统计网络模型学习与应用、网络动力学等,目前已发表约50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项目,获批自然基金委2020年国家青年基金。目前是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9-12-02
  • 11月29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邢文训在数学南楼103教室作了题为“线性优化与凸优化:谁简单?”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老师、研究生等2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邢文训从线性优化与凸优化谁更简单的争论点出发,给出了衡量算法简单的标准,通过介绍线性优化的辉煌时刻,结合凸优化的多项式时间、半正定矩阵数据吻合和凸优化等价转化成锥优化等问题,将两者进行对比,得出两者都不易的结论。最后,他指出当前应当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比如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收敛性分析。此次讲座题目新颖,有启发性,内容深入浅出,专业性极强,为今后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与借鉴。讲座结束后,邢文训与现场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专家介绍:邢文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清华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非凸或非光滑全局最优化及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IIE Transactions, Discrete Applied Mat
    2019-12-02
  • 11月30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林聚任在东区综合教学楼104室作题为“后现代理论转向与社会空间理论的创新型发展”的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共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魏雷东主持。讲座中,林聚任从“当前西方社会理论危机与后现代理论的兴起”“社会空间论:理论综合与创新”“后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空间理论”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针对当前西方社会理论危机与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他分析道,后现代转向是社会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学术变迁根源。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社会空间论是理论结合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产物。谈及后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空间理论时,林聚任具体分析“新马克思主义观”“关于空间的后现代主义观”“建构主义观”三大理论,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基本观点。讲座结束后,林聚任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介绍:林聚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新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学
    2019-12-02
  • 11月28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雷洪在东区综合楼403室作了题为“训练和培养:社会学的视角、思维、逻辑”的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共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中,雷洪以“社会学是什么”开篇,围绕学习专业、接受训练、自我培养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为什么学社会学”以及“如何学好社会学”。他谈到,学习社会学是为了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的关键、精髓。此外,他引用大量实例,具体分析社会学的五个视角、三类理论知识体系、三个层次研究方法,并以此引出社会学视角、思维、逻辑的基本特点。谈及具体自我培养措施时,他提出在后信息社会,要防止“伪命题”,注重热点、焦点、重点,避免“空泛”“经验欠缺、建议神话”“意义泛化”等一系列常见错误。专家简介:雷洪,1954年6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东亚社会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 问题、社会学中层理论。发表(出版)论文、专著、教材80余篇(本)。(社会事业学院 周茜茜 侯
    2019-11-29
  • 11月28日,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在东区综合楼104室作了主题为“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70年的经验及当前社会政策发展的主要议题”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学生200余人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魏雷东主持。讲座中,关信平围绕“新中国前30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建国七十年我国民生保障的主要经验及问题”三个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内容展开详细解读。在谈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时,关信平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结合自身经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具体变化及发展方向。在分析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进展及相关问题时,他表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并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鼓励师生运用专业特长,帮助贫困人口提升脱贫能力和动机。针对养老问题,他指出,要让“政府管基本,市场管差异”,通过社会互济,让老人养老有保障、有尊严。讲座结束后,关信平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专家简介:关信平,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
    2019-11-29
  • 11月27日下午,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袁荷刚受邀在模拟法庭进行了关于“理性裁判思维的养成”的学术讲座。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 会议伊始,王鹏祥对本次主讲人袁荷刚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袁荷刚以多个真实案例为切入点,以详实的资料对裁判思维的社会意义、结构特点、理性裁判思维的养成进行了严密的分析和生动的阐述。他着重强调了理性对法官思维的重要性,法官思维决定了审判结果,审判结果影响着公平正义,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他对法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理性裁判的路径进行详细讲解,教育引导同学们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习,持续丰富自身的法学技能、不断增强法治素养,在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实际的同时提高理性裁判思维,提升办案效率。最后,袁荷刚热烈欢迎同学们到新乡市两级法院实习,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水平。此次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理性裁判思维的重要性,坚定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法学理论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校与新乡中院在法学教育与法学实践方面的深度融合。(法学院 马浩博 王月姣/文 王钰磊/图)
    2019-11-2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