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1日,应法学院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张伟建教授在崇法楼301作了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制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伊始,学院副院长于庆生对张伟建进行简要介绍,并向其颁发我校兼职教授聘书。为让同学更好理解此次讲学内容,张伟建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性以及现在中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关于黄河的生态环境保护,张伟建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述。详细讲解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他指出,现在国家对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十分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生态文明观”“正确处理和协调‘三种财产或三种物’”“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的指导思想。讲座结束后,张伟建同与会学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法学院 周芝名/文 白振中/图)
    2019-11-04
  • 11月3日上午,河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徐春浩应邀在我校勤政楼第四会议室作题为“如何寻找‘新闻点’”的报告。大学生记者团成员与广播电视学专业部分学生100余人共同聆听报告。徐春浩从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如何抓住“新闻点”、新闻策划三方面介绍如何寻找“新闻点”。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形式方面,他重点介绍了消息和通讯两个常用新闻题材。徐春浩以自己创作的消息类文章《有事情,找学生党员驿站》为例讲解消息写作要具备“何事”“何人”“何时”等五要素,同时,他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在消息写作过程中不要穿靴戴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即可,达到具体、准确、简练的要求。徐春浩又以《河南理工大开启留美“直通车”》《河南理工大学致力破解瓦斯治理难题》两篇文章标题为例向同学们说明了标题新颖别致对文章的重要性。在通讯写作方面,他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为例介绍了通讯容量大、样式多、写法活的特征,并强调了写作时要注意宏观分析、微观比较、多面透视三个事项。徐春浩强调抓住“新闻点”要把握政策、形式、事实“三点一线”,准确提炼新闻观点,在挖掘典型人物、典型事件时也要抓住关注点,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他指出,作为新闻工作
    2019-11-04
  • 报 告 人:中国社科院 杨海蛟 教授报告题目: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应注意的问题报告时间:2019年11月6日18:00报告地点:政管413
    2019-11-04
  • 报 告 人:北京大学 高岱教授报告题目:关于英帝国史研究的两个问题报告时间:2019年11月4日2:30报告地点:东综410
    2019-11-03
  • 报 告 人:北京大学 高岱教授报告题目:英国史研究发展前沿座谈报告时间:2019年11月4日9:00报告地点:学院办公楼205
    2019-11-03
  • 报 告 人:云南大学周平 教授报告题目:语政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报告时间:2019年11月05日 14:00报告地点:政管学院517
    2019-11-03
  • 报 告 人:河南大学 阎照祥 教授报告题目:近代英国王权的渐进式削弱报告时间:2019年11月04日 16:30报告地点:东教2-203
    2019-11-02
  • 10月31日下午,应法学院邀请,最高人民法院资深高级法官曹守晔在崇法楼301会议室作了题为“中国民法70年回顾与展望”的学术讲座。法学院部分教师和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法学院院长王鹏祥主持。讲座伊始,王鹏祥对曹守晔进行简要介绍,并向其颁发我校兼职教授聘书。曹守晔指出,民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法律部门,处于民事基本法的地位。他从民事权利、调整对象、基本精神、本质和基本内容等五个方面入手、详细讲述了什么是民法,加深了同学们对民法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民法典物权编的体系地位、编章结构、问题研究等方面,简述了民法的发展历程。曹守晔将报告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获得在场师生阵阵掌声。最后,他向同学们传授学习的方法,建议到场学生在学习、研究、应用民法时,树立前瞻性、开创性的思维,夯实法学理论基础,逐步形成正确的法律观。讲座结束后,曹守晔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问题。(法学院 张 敏/文 常玙歌/图)
    2019-11-0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