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报 告 人:中国社科院 杨海蛟教授报告题目:如何做好有品质的研究报告时间:2019年11月7日8:00报告地点:中特中心会议室
    2019-11-06
  • 11月1日下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刘嘉教授在田家炳812报告厅作了题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心理测评助力教育评价改革》的学术报告。教育学部青年教师、硕士研究生近百人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会由教育学部部长宋晔主持。讲座开始前,宋晔为刘嘉教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报告中,刘嘉针对人才培养、教育评价的变革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度剖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指出未来教育应当从知识传递向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进行转变;二是通过列举心理测评中基于能力的测评案例分析教育评价未来的发展路径;三是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分析、规划、预警的应用案例,展示利用多模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教育改革实践的探索。在讲解过程中,刘嘉思路严谨,案例丰富,让在座的师生收获良多。讲座结束后,刘嘉与学部教师、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教育学部 魏曙光 谢青青)
    2019-11-05
  • 报 告 人:吉林大学 陈岐岱 教授报告名称: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与应用报告时间:2019年11月7日 08:30报告地点: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陈岐岱,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主任,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集成光电子器件和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在Nature Comms、Light SA、Adv. Mater.、ACS Nano和Optica等领域一流杂志发表第一或通信作者论文82篇,论文被SCI论文他引4800余次,H-index 46。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2019-11-04
  • 报 告 人:西南大学 胡显耀教授报告题目:数据分析与翻译研究报告时间:2019年11月8日14:30报告地点:外国语学院Common Room
    2019-11-04
  • 10月31日至11月2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黄月圆在外国语学院智慧教室分别作了题为“大学英语新模式: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的平衡与实践”和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的专题讲座,并围绕学术英语写作开设了“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和“学术英语写作工作坊”。学院师生以及全校研究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10月31日下午,黄月圆以“大学英语新模式:通用英语与学术英语的平衡与实践”为题,强调了大学英语深化改革的一个要点是课程改革,指出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大学英语是由三大类课程组成: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和跨文化交际课程。讲座基于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理工创新实验班”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实践,对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的课程设计和教材发展进行探索。11月1日晚上,在外国语学院智慧教室,黄月圆以“科技英语写作教学工作坊”为话题展开论述。她通过结合学生科技英语写作遇到的挑战,分析措词、词语搭配以及常见语法错误等具体问题,围绕理工学生论文写作中的主要问题,解析了科技英语论文的特点,以及科技英语写作教学的要点。她针对同学们最关注的科研英语写作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深入的
    2019-11-04
  • 11月1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美国迪士尼公司剧作家、耶鲁大学本尼特•科恩(Bennett Cohen)在学院三楼智慧教室举行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研究生及文学院研究生共五十余人聆听了讲座。科恩以“通往《不可能在这里发生》的旅程——戏剧、电影、电视的改编过程”为题,讲述了自己的团队将小说《不会在这里发生》(It cant happen here)改编成舞台剧的历程及自己对于剧本改编的一系列思考。科恩认为,作品改编是一项团队工作,需要合作精神。在讲到自己团队对《不会在这里发生》的改变历程时,科恩阐述了剧作需要具备社会意义,讲明了在改编过程中选用自然的语调、风格进行剧本设计,多元文化的演员进行演出等问题的原因。他通过讲解抒情诗、史诗、小说、戏剧、电影这五种文学形态在时间处理上有不同的要求,着重提出改编文学作品如果从某一媒介换到另一媒介,对于时间的处理十分重要。他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一系列改编实例,阐明了自己对作品改编的评判标准,语言生动形象、幽默有趣,深受同学们喜爱,现场气氛热烈。在互动交流中,科恩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帮助与会师生更加深刻形象地认识剧作家在改变和创作的想法和见解。他
    2019-11-04
  • 10月31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正栓在学院CommonRoom作了题为“汉诗英译的若干问题与原则”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学院研究生共五十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中,李正栓主要探讨了汉诗英译的若干问题及其原则。李正栓认为,正确理解是诗歌翻译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理解也是恰当表达的基础,译者应追求理解对等。李正栓提出风格问题是诗歌翻译的伦理问题,随便或有意篡改原作风格都是对原作极大的不敬,在用韵问题上,诗歌翻译最好是以诗译诗,坚持用韵,能用则用,不能用时不强求。他讲到文化传递不仅是诗歌翻译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世界文明互鉴的台阶。讲座内容深入浅出,例证丰富,参与师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讲座结束后,李正栓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外国语学院 李梦凡)
    2019-11-04
  • 报 告 人:清华大学梅雪芹 教授报告题目:环境史与世界近代史的拓展报告时间:2019年11月4日 16:30-18:30报告地点:东综410
    2019-11-0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