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为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形势,致力于维护民族和谐稳定,3月22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明方受邀在法学院模拟法庭举行题为“新疆地区的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讲座。法学院二百余名师生聆听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任永利主持。会议伊始,任永利向师生介绍了樊明方教授,并对他表示热烈欢迎。樊明方从新疆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东突”分裂主义的历史沿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概况、境外“突厥”分裂主义势力、如何维护新疆地区稳定五个方面对新疆地区反分裂反恐怖斗争进行讲解,强调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围绕新疆地区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樊明方梳理了若干阶段。他以1933年喀什“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1944年伊宁“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突厥”分裂主义为例,使同学们了解了“东突”分裂主义的历史和境外“突厥”分裂主义的思想体系、武装势力等。最后,樊明方为在场师生播放了关于中国武警、新疆人民反分裂反恐怖的视频,他指出恐怖分子的残忍和新疆地区百姓所遭受的迫害是我们不能想象的,我们要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坚决维护新疆地区稳定和国家统一。此次讲座深化了同学们对新疆反分裂反恐怖
    2019-03-25
  • 3月22日下午,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新民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北楼三楼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张新民以《引力波与阿里计划》为题,向师生介绍了原初引力波的理论和特征及“阿里计划”(AliCPT)的进展。他在报告中指出探测原初引力波就是研究宇宙的起源。宇宙暴胀理论认为,在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一瞬间的“暴胀”过程中产生的“原初引力波”会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中留下可探测的印迹。寻找原初引力波,就是要在这一微波背景辐射找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我国的“阿里计划”项目正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功测量出原初引力波留下来的“痕迹”来。报告结束后,张新民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张新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及成果:在顶夸克物理领域,与导师R.D.Peccei教授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构造了手征拉氏量。之后,与FermiLab,U
    2019-03-25
  •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新民研究员报告名称:原初引力波探测报告时间:2019年3月22日15:00报告地点:物理北楼三楼学术报告厅报告人简介:张新民,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及成果:在顶夸克物理领域,与导师R.D.Peccei教授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构造了手征拉氏量。之后,与FermiLab,UCDavis,IowaState等单位合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其成果多次应邀作专题演讲和报告,受到了国际理论物理与实验物理界的重视。在粒子宇宙学领域,与Mohapatra教授一起研究了左右对称模型中的Leptogenesis和弱电能标重子数产生的物理机制;1996年回国后,主要致力于暴涨模型,Quintom反弹宇宙模型,暗物质,暗能量,数据拟合分析确定宇宙学参数等粒子宇宙学的研究,承担了科技部“973”、国家基金委和科学院的创新项目,已取得了一些深受国内外关注的重要成果,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008年带领团队提出“上天入地到南极
    2019-03-21
  • 3月20日上午,应文学院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刘丹青在文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显赫范畴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学术报告。学院近百名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刘丹青从层级普遍性、显赫表现、视野中的语言观及应用价值四个方面展开,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显赫范畴的定义与应用范围。他将汉语发音习惯和方式与其他民族语言进行对比,重点强调了汉语的音节显赫特征及字本位的理论局限,进一步阐释显赫范畴在类型学理论乃至一般语言学中的意义。刘丹青点明了显赫范畴对于深入认识形式和意义关系的重要性,提出显赫范畴在翻译、语言教学、辞书编纂等应用领域的价值。讲座结束后,刘丹青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情交流,就师生提出的问题作出了耐心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此次讲座开阔了视野,收获良多。专家简介:刘丹青,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语文》主编,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批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辞书编纂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会委员,国际中国语言学会(IACL)会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常务理事暨语言类型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语言文
    2019-03-21
  • 报告人:山东大学黄少安教授报告题目: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见解与体会报告时间:2019年3月25日08:00—12:00报告地点:商学院119室
    2019-03-20
  • 报告人:山东大学黄少安教授报告题目: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总结报告时间:2019年3月24日14:30—18:30报告地点:商学院119室
    2019-03-20
  • 报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刘丹青教授报告名称:语言库研究的前沿问题报告时间:2019年3月20日上午8:30-10:30下午15:00-17:00报告地点:文学院一楼、二楼报告厅
    2019-03-19
  • 3月17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我校校友、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琳在数学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科学计量学的新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高福根主持。张琳从科学计量学的历史讲起,简要回顾了科学计量学的发展过程,重点阐述了科学计量学的新发展与新应用(包括科学信息计量到科技评价、科学计量如何更好体现实际的科学活动规律、多源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混合方法的比较与结合等),并对科学计量学的新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层剖析。讲座最后,张琳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心路历程,她告诫同学们要坚信付出就有回报,要能不怕苦不怕累,要有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院副书记李富杰在总结讲座时表示,此次讲座视野开阔、内容丰富、讲述精辟。他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讲座对科学计量学研究有更系统、深入的认识,让优秀校友的成功榜样激励同学们成长成才。专家简介:张琳,1999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现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SCI/SSCI国际权威期刊Scientometrics杂志副主编(亚洲区总编),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
    2019-03-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