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应我校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靳根明研究员到我校讲学。靳根明就当前核物理和核技术领域的热点问题,分别作了“原子核从何而来?”和“质子、重离子治癌优势及新进展”两场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在以“原子核从何而来?”为题的报告中,靳根明介绍了原子核从轻元素到重元素在宇宙中的形成历史,系统讲解了不同同位素的产生方法和装置,并对如何合成超重元素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出发的可行性和实验装置等进行了介绍,同时就我国在新核素发现和超重元素合成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介绍和讲解。最后,靳根明就我国未来在核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核物理研究的热点进行了展望。报告后靳根明就师生关注的双中子星碰撞事件、新核素能否进行天体观测、黑洞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作为研究生学术活动月邀请报告,在以“质子、重离子治癌优势及新进展”为题的报告中,靳根明从质子和重离子与光子治疗的优点和特点出发,系统地介绍了重离子核反应为什么会受到推崇,并重点介绍了质子和重离子治疗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原理、质子和重离子治疗的精确可控性和治疗
201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