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2月25日上午,美术学院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松莅临我校讲学,在崇美楼三楼会议室专题指导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工作。社科处、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学院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张建伟主持。李松介绍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项目申报综合情况,并针对项目申报注意事项进行了一系列讲授。他提出进行项目设计时不宜过大或过小,项目要具有可持续性、眼光要开阔、思维要活跃等建议,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随后,多位参与项目申报的教师进行了项目申报展示。李松结合各位教师的项目申报书,深入指出项目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指导建议。李松表示,选题时一定要做好两点,一是选题的现实意义,对当前文化建设有何实际意义;二是选题优势,主题要清晰,要有独立意识,同时前期做的储备工作。会后,李松与学院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互动,针对师生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耐心解答。李松,笔名李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唐美术史,佛教美术史,道教美术史。主要著作有《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远古至先秦绘画史》《陕西古代佛教美术》等,主持国家艺术
    2017-02-28
  • 报告人:河南省发展研究中心李政新报告题目:河南脱贫攻坚的若干问题报告时间:2017年1月18日08:30报告地点:商学院会议室
    2017-01-17
  • 1月15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肖贵清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本场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牧野论坛第八讲,报告在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以及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相关教师近200人聆听了讲座。报告中,肖贵清根据自身的学术研究经验以及指导学生做学术研究时发现的问题,针对如何写好学术、学位论文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从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概念内涵入手,辨析了二者之间的异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论文的选题和题目的确定”“关于搜集资料和引用资料的问题”“关于论文的写作提纲”和“论文的写作和修改”等问题。肖贵清还列举了当前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错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马克思主义学院余保刚)
    2017-01-16
  • 1月14日,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骆郁廷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本场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牧野论坛第七讲,报告在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以及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河南工学院相关教师近200人聆听了本次讲座。报告开始前,我校副校长陈广文代表学校向骆郁廷颁发了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聘书。骆郁廷的报告题目是“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他从“认清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时代价值”“把握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深刻本质”“推动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结构优化”“增强全球语境下文化话语权的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中,骆郁廷重点揭示了文化话语权的本质内涵,指出文化话语权是国家主权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提出了立足中国文化话语建设的实际需要、实践基础和自身特色,给出了加强我国的文化话语权建设的具体对策。(马克思主义学院余保刚)
    2017-01-15
  • 报告人:武汉大学骆郁廷教授报告题目:全球语境下的文化话语权报告时间:2017年1月14日09:00报告地点:东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
    2017-01-12
  • 会议名称:政务公开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会议会议主席:河南省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樊红敏教授报告时间:2017年1月14-15日报告地点:政管学院517室
    2017-01-12
  • 1月6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两岸三地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论构建的意义与方法”的讲座。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梁晓冬教授主持。刘泽权的讲座从其本科在河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展开,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随后,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如何确定选题中的“百年”“女性文学翻译史”等要素,刘泽权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为论文选题,如何提出研究目标及问题等研究方法。刘泽权的讲座图文并茂,详实的视频音频资料,及其对史料的细致梳理,为同学们的学术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榜样。讲座后,刘泽权对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详细解答。(外国语学院陈淑芬顾雅琦)
    2017-01-09
  • 12月25日晚,由校团委主办、文学院团委承办的第163期人文讲坛系列讲座之“孔子的智慧”于东教B302教室举办。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刘强担任本期人文讲坛主讲嘉宾。校团委、文学院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三百余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李永贤主持。讲座中,刘强围绕题目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及智慧。刘强通过PPT展示带领大家诵读《论语·为政》中的孔子自传,以此展开了对孔子生平的详细介绍。他分享了周敦颐《通书·志学》里的“人道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更加深入地剖析了孔子智慧,并从“智仁之辨”“义智之辨”“智直之辨”的讲解中总结出孔子“智在仁中,仁是智之根”“智在义中,义是智之魂”“智在直中,直是智之骨”的智慧。刘强以“义智与权道”总体阐述了孔子的过人智慧。讲座结束后,现场同学积极提问,刘强为同学们作耐心细致的解答。刘强,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主任,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诗学研究集刊《原诗》主编,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近年来,刘强教授致力于传统文化经典的现代阐释与传播,已出版《世说新语
    2016-12-30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