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图书馆

牧野之畔,与书同行:图书馆第二届阅读沙龙成功举办

时间:2018-06-06 浏览量:465


201862日上午,图书馆第二届阅读沙龙在九楼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阅读推广的主题是东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由图书馆分工会主办,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和特藏部“牧野之畔”读书会协办,图书馆分工会主席王瑞珍副馆长出席活动并寄语大学生,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杨翔宇、张建辉和2016级辅导员王小敏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图书馆特藏部负责人王安功主持。

王瑞珍副馆长从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阅读推广各层次的功能等方面和参加活动的师生们交流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和阅读感悟。她指出,数字化图书和数字阅读深刻改变着传统阅读习惯和方式,数字化带来的碎片化与读者深读、浅阅、广读、快读、精读、泛读的复杂要求产生矛盾。大家不仅要作一个“知道分子”,更要成为一个“知识分子”。因此认真的阅读纸质书,保证读书的质量就成为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宗旨。她向大家介绍了近年来图书馆建设书香校园、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成绩,并引述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理论强调为书找人、为人找书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种文化自觉。王瑞珍最后结合活动宗旨倡导以人为媒开展阅读辅导,分享读书感悟,交流读书体验,广大学生应该远离低头族,学习不仅要有娱乐,更要注重知识性书籍的阅读,要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心存诗和远方。


在阅读交流环节历史文化学院16级的许玉涵、贾宏利、李哲航、李晓雪、杨靖文、熊晓明、韩冬、历史文化学院17级的王媛媛分别就自己的阅读与大家分享了收获和心得。

许玉涵解读讲谈社《海与帝国》、王媛媛分析《民国风度》、贾宏利展开《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与《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的比较论述、李哲航的《丘吉尔传》阐释、李晓雪的《生活艺术化十讲》联系实际生活、杨靖文分享的悬疑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熊晓明对《追风筝的人》个人心灵成长史与民族灵魂史的解析、韩冬对《中国史学史》扎实把握都令与会师生耳目一新。

在点评环节,历史学博士张建辉副教授从微观视角对读书沙龙所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中肯的点评,使同学们受益匪浅。他认为要多读多写,坚持读书,读书令思想飞翔,而写作则让感情不朽。而历史学博士杨翔宇副教授则从宏观角度进行点评,提出要读,不懂之书;思,未解之题;怀,家国理想。要做知识的创造者,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相信自己,为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

此次阅读沙龙是图书馆与历史文化学院双方共建的服务育人和教学育人平台,旨在引导良好阅读习惯,培育读书的种子。随着活动机制的建立健全,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图书馆学生馆员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