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5日下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发来教授在数学楼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数学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共50余人一起聆听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安主持。陈发来以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文化传播为引入点,从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建模、数值计算、优化方法和统计方法五个方面介绍了数学的发展历程与实际应用。陈发来的报告结合生活中常见的“Google搜索”“爱奇艺视频”“美图秀秀”“PS”等应用实例,将搜索引擎、视频推荐、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处理建模等复杂技术与数学理论联系起来,语言通俗易懂,讲解深入浅出,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专家简介:陈发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务院学会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等。任《ComputerAidedGeometricDesign》,《VisualComputer》等期刊编委。主持973项目一级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课题,国家外专局“111”引智基地项目等。曾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
    2018-06-18
  • 6月15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卢玉峰教授在数学楼107作了题为“ReducingsubspaceforaclassoftruncatedToeplitzoperators”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负责人、分析教研室教师、学生代表近40余人聆听了报告。卢玉峰介绍了Toeplitz算子的研究背景、具体定义及其代数性质,重点讲述了Bergman空间和Hardy空间上该类算子的约化子空间和不变子空间问题,给出了截断Toeplitz算子可约的等价刻画。最后,卢玉峰还介绍了截断Toeplitz算子的酉等价问题。此次报告科学分析了截断Toeplitz算子的研究现状,同时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系统地阐述了相关函数空间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基本应用,使听众深受启发。报告会后,卢玉峰同师生代表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就研究生培养、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发展等相关问题交换了意见。专家简介:卢玉峰,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是泛函分析,目前主要研究兴趣:1.函数空间的算子理论和算子代数极其应用.2.Hi
    2018-06-18
  • 6月15日,首都师范大学万海鹏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何文涛博士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在学院103会议室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分别做了题为《自适应在线学习认知地图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和《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系统分析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老师及研究生聆听了报告。万海鹏从认知地图相关概念辨析出发,讲述了自适应在线学习认知地图模型的构建及支撑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实践,并讲解了课题组关于未来教育高精尖的最新研究成果。随后,何文涛介绍了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行为构成及其特征,从智慧教室中媒体技术产品的功能适用性、智慧教室下协作学习的运行机制和学习活动设计等几个方面为大家全面讲解了智慧教室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研究内容,使学院师生对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问环节,两位博士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耐心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报告内容具有前沿性,两位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大家受益匪浅。(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徐天贺)
    2018-06-18
  • 6月14日上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毕永红研究员受邀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蓝藻的氧化损伤及其修复机制”的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及研究生一百余人聆听了本次报告。毕永红首先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分布及其危害性,并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应对水体污染以及如何处理水华。接着,他针对胞内ROS活性、胞内可溶物等多方面讲述了蓝藻氧化损伤的生理变化及过程,重点介绍了蓝藻体内氧化损伤的修复机制以及修复过程中其电子传递链发生的变化。毕永红的报告图文并茂,讲解客观详实,赢得了师生们热烈的掌声。最后,毕永红对在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简介:毕永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水工程藻类生态学学科组组长;中国科学院三峡水库生态系统试验站常务副站长,中国藻类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常务理事。1998年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于上海海洋大学获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水生生物学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开展YangtzeProject(BMBF,02WT1130)的合作研究。研
    2018-06-17
  • 6月13日下午,原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林世选教授应邀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17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代表、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谢华主持。报告会上,林世选从“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当代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当代科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以及“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林世选讲解了科学及科学精神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西方学界和中国学界对科学精神的认识,阐释了科学精神的基础、核心和体现。他从五个方面讲述了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具体表现,并从思想根源、社会根源、制度根源、文化根源方面深入剖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林世选强调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现实必要性和具体途径。通过图文并茂、生动详实、理性睿智的报告,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获益颇深,同时对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如何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提供了宝贵的思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史春花)
    2018-06-16
  • 6月10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密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李超教授在数学楼103室作了一场题为“编码密码团队的建设与发展”的学术报告。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代表20余人聆听了报告。李超介绍了密码学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密码学发展的趋势。详细报告了国防科技大学编码密码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在编码密码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人才培养等情况。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就青年教师如何做科研、如何成长为学术团队的带头人,谈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他鼓励学院研究生树立远大的学术目标,积极考博,努力学习和钻研,多与外面的同行交流,扩大视野,提高眼界,力争做出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专家简介:李超,工学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文理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和计算机学院密码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编码密码理论及其应用。在IEEETransactionsonInformationTheory、FiniteFieldandTheirApplication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SCI检索40余篇,在美密会,欧密
    2018-06-11
  • 6月8日上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渤教授在学院103会议室作了题为“北邮物联网服务平台及应用”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一起聆听报告。程渤首先介绍了北邮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服务平台的历史--智能网技术。接着结合目前所做的课题,详细介绍智能服务平台的四个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及关键技术。他讲解了服务系统的生成环境、工具以及总体的技术思路,阐述了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服务执行环境总体结构,从软件平台的使用、作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详尽说明。最后,程渤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区域集中供热信息监管及服务,煤矿安全监控物联网服务系统等,总结智能服务平台的核心思想与成果,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报告结束,程渤与在场师生交流互动,对所提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简介:程渤,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服务基础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服务与智能等。近年来以负责人或骨干人员身份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
    2018-06-11
  • 5月30日下午,应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邀请,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杨明教授在生物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SCF复合物对拟南芥花生殖发育的调控”的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相关教师及研究生一起聆听报告。报告中,杨明介绍了自己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减数分裂、细胞形态发生和理论生物学。接着,他详细阐述了细胞减数分裂的周期、调控和基因重组以及影响细胞形态的基因如何发挥作用,并讲解了ASK1基因在减数分裂中的功能和AFB1和AFB5基因在种子萌发过程的作用。杨明的报告图文并茂,讲解详实,赢得了观众们热烈的掌声。最后,杨明对在场师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专家简介:杨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klahomaStateUniversity)植物分子遗传学专业教授。1986年北京大学学士,1989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硕士,1996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1998-200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以及冷泉港实验室开展博士后研究。并在在ProcNatlAcadSciUSA,PlantCell,PlantJ,PlantPhysiol等刊物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研
    2018-06-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