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

  • 2月21日下午,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在物理北楼三楼报告厅召开。校领导王宗敏、常俊标、陈广文、梅宪宾、李雪山、张尚字、刘玉芳、江智勇出席会议。副处级及以上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主持。校长常俊标首先回顾总结了学校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面对汛情和疫情的双重考验,广大师生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知重负重、砥砺奋进,付出了艰苦努力,交出了优异答卷,做到了党建强基更有深度、抗洪战疫更有温度、人才培养更有准度、师资队伍更有宽度、学科建设更有强度、科研创新更有高度、开放办学更有广度、管理服务更有精度、民生保障更有力度,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他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判。在此基础上,为做好2022年工作划出七项重点、作出十个方面的安排。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引导,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五是强化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六是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构筑学校发展新高地;七是加快科
    2022-02-22
  •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关于公布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的通知》(教师〔2022〕41号),我校以教育学部宋晔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中小学教师质量监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项目、以外国语学院刘国兵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基础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创新团队项目、以化学化工学院刘玉荣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依托‘U-G-S-T-S’学习共同体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创新团队项目,获批立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是河南省教育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河南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提升我省教师教育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服务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的重要措施。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2021年启动实施,本年度批准设立15个创新团队,每个创新团队给予经费支持20万元。(教务处刘炳辉)
    2022-02-22
  • 2月21日,我校在勤政楼前国旗广场举行新学期升国旗仪式。党委学工部、学生处、人民武装部、校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各学院(部)党委(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未来学院学生代表参加升旗仪式。仪式由党委学工部部长、学生处处长、人民武装部部长葛照金主持。清晨7时整,仪式正式开始。国旗护卫队着装整洁靓丽,步伐整齐有力,护卫着庄严神圣的五星红旗步入国旗台。伴随着庄严雄壮的国歌声,现场人员肃立,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行注目礼,胸中激荡着浓浓的爱国热情。新学期,新起点,新征程。定期开展升国旗主题教育活动,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出我校对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度重视,重在引导学生自觉涵养家国情怀,牢固树立远大理想,砥砺进取成才报国。升旗仪式结束后,各学院(部)党委(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及学生处、团委工作人员分别深入到教室检查、落实学生报到情况和上课状态。开学第一天,全体政工干部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学生工作队伍“会师星期一”为抓手,深入学生一线,聚焦学生急难愁盼,展现出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陈辉)
    2022-02-21
  • 2月21日是我校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教学场所,实地查看学生和教师上课情况,检查指导开学初教学工作,并深入课堂听课。教务处及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对新学期第一天教师上课情况和学生出勤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教学检查情况来看,本学期各项教学工作开局良好,任课教师按时到岗、认真组织教学,学生专心听讲,课堂秩序井然。新学期伊始,我校教风和学风保持了良好态势。今年是我省本科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为进一步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作用,开学首日的常规检查之后,教务处将围绕创新课堂教学理念、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健全教学管理制度、重塑课堂教学生态、提高课程建设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整顿课堂教学秩序、重构课堂教学评价、培育课堂教学成果、建立教学荣誉体系等方面着手开展我校“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以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我校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务处刘炳辉 丁雪莲)
    2022-02-21
  • 新学期伊始,2月18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王宗敏,党委副书记陈广文,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海明一行到平原湖校区调研指导学生返校开学工作。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平原湖校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等有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王宗敏一行在校区南门入校通道体验报到流程,检查校园疫情防控措施,观摩学生返校报到模拟演练,详细了解防疫物资配备、隔离防护措施落实、师生行程信息排查、校区值班值守等情况,并向一线工作人员和师生志愿者表示慰问和感谢,叮嘱大家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自身安全、守护健康校园。为确保新学期工作顺利开展,王宗敏一行实地检查了微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学可视化运行平台、图书馆、味轩餐厅、学生宿舍、多功能报告厅等场地,认真听取平原湖校区党工委和管委会负责人的有关工作汇报,仔细询问迎接开学的各项工作准备情况,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并对开学前后的校园出入管理、住宿用餐安排、校园全面消杀、健康隔离点设置等重点环节进行了强调和部署。王宗敏指出,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校园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要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精心组织安排好学生返校报到,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
    2022-02-19
  • 2月15日,河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公布首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出彩项目的通知》(教师﹝2022﹞40号),我校郭海明教授主持申报的《智慧+乡村教师“多轮协动”自主选学培训模式建构》获批。为有效解决制约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设计,创新推动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河南省教育厅于2021年10月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出彩项目建设,首批建设项目围绕区域教师培训规划实施方案研制、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创新、市县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教师发展学校和名师工作室建设、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等工作,面向全省教育行政单位和普通高校征集,确立20项左右,获批项目将给予专项经费资助。我校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郭海明牵头遴选省内外知名专家,组建专家团队,以固始县为项目协同单位,以“多轮协动”自主选学为创新模式,聚焦小学教师多学科教学、工学矛盾突出、自我发展乏力、学用脱节等发展瓶颈和突出问题,采取集中研修、“师带徒”、网络研修、省内外名校跟岗研修等多种形式,加强自主选学、人工智能等与教师培训的深度融合,探索实施主题化、专题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乡村教师培训新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
    2022-02-18
  •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第三批认定名单,我校牵头成立的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被认定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由我校倡议发起,由从事山药产业的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共同组建,于2019年11月15日成立。我校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生命科学学院李明军教授为联盟理事长。联盟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开展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集合优势资源开展了种质资源库建设、栽培技术创新、区域品牌提升、特色产业规划等重点任务,在促进我国山药产业健康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认定是由农业农村部联盟秘书处委托中国农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第三方评估中心进行,对全国试运行的12个联盟开展了第三方评估,重点聚焦联盟内部协作互补的机制创新及联合解决重大问题时发挥的引领作用,以及对行业或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根据评估结果,共认定了9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生命科学学院 张江利 科技处 魏然)
    2022-02-18
  • 近期,我校选派的孔子学院院长陈运香和首批巴基斯坦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教师一行八人顺利抵达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到岗后,将在萨戈达大学孔子学院和千禧孔子课堂开展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巴人文交流活动。赴任教师通过“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等程序,以优异成绩被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录取。赴任前,教师们先后参加了语合中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我校组织的教学技能和中华文化特长展示、行前培训等系列活动。院长和教师们克服种种困难,远赴异国他乡,体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工作风貌和奉献精神。学校高度重视我校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建设与发展,校领导多次关注院长和教师们的赴任工作,为赴任教师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行前再三叮嘱大家务必做好疫情防护及安全工作,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巴友谊的桥梁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推动中巴教育文化交流,为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王素敬)
    2022-02-18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