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应物理学院邀请,福州大学陈惠鹏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基于垂直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光电器件的研究”线上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由物理学院副院长夏从新教授主持。陈惠鹏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垂直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结构和优势,以及课题组在柔性有机光电器件中的研究工作。垂直结构有机晶体管与传统平面结构相比具有更短的沟道长度、更高的电流密度、更快的开关速率和更好的空气稳定性等优势。基于该垂直结构陈惠鹏教授课题组采用喷墨打印方法构筑了一系列高性能光电器件,包括柔性光电探测器、柔性非易失性存储器、量子点发光场效应晶体管、有机铁电神经突触等,展示了垂直有机场效应晶体管良好的应用前景。报告会结束后,陈惠鹏教授与我院师生就有机垂直场效应晶体管的沟道长度、源漏电极的制备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陈惠鹏,男,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应用物理和电子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塔夫茨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地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