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2月31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山东大学物微电子学院教授杨再兴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线上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锑化镓(GaSb)具有III-V族半导体中最高的空穴迁移率(1000 cm2V-1s-1),被认为是实现新一代高性能红外探测器和高速集成电路中空穴组元的理想沟道新材料之一。采用传统的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合成GaSb纳米线会遇到纳米线横向生长的问题,导致其直径无法控制、晶体质量差、空穴迁移率小。杨再兴教授主要汇报GaSb纳米线的合成以及优化合成条件,精确控制锑元素趋肤效应。在此基础上,通过轻掺杂可以有效改善晶体质量而降低库仑散射作用,有利于空穴迁移率的提高。在CVD合成纳米线的方法中,所使用的金属催化剂被证明可以微量的掺杂到纳米线晶格中,有效调控纳米线的能带结构和电学输运性质。最后,通过调整GaSb纳米线的金半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红外光电性能。报告会结束后,杨再兴教授与我院师生就锑化物低维结构与光电器件研究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杨再兴,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杰出青年,校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牵头人,
    2021-12-31
  • 12月28日上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贺东航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势能研究》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学习,报告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贺东航首先通过已有文献分析了政治势能的概念和内涵,提出政治势能从出场到产生作用需要经历“借势做事、顺势而为”层、“概化信念”层、声势层、权势层和趋势层五个层次。接着,通过展示2012年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图景,他对“政治势能”作了进一步阐释,将其细分为价值性“政治势能”、体制性“政治势能”、制度化“政治势能”和一元化“政治势能四种二元指标类型。最后,贺东航指出“政治势能”可为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体系提供“本土化分析框架”,助力中国治国理政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报告尾声,贺东航与学院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师生的困惑进行了详细解答。李洪河总结指出,贺东航的报告为我们以后做研究进行规律性、逻辑性认识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帮助。(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王迎港)
    2021-12-28
  • 12月27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吴叶林研究员应邀为我校师生做题为“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及治疗研究”的线上学术报告,生命科学学院相关师生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吴叶林分析了糖尿病患者伤口不愈合的原因及危害,讲解了在高糖环境下生长因子失调导致糖尿病创面炎症失控的分子机制,分享了其团队在利用纳米功能材料调控糖尿病创面糖类物质,实现降糖、抑菌、促进创面修复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吴叶林与学院师生深入交流,并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专家简介:吴叶林,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创面愈合功能机制,及利用医用功能材料实现创面高效治疗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 Chem. Int. Ed, Advanced Science, Cancer Research和 Nano Today等国际知名期刊。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及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生命科学学院胡诺贤)
    2021-12-28
  • 12月27日下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叶海峰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Genetic Switches for Precision Medicine”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叶海峰介绍了基于合成生物学手段设计、构建的基因开关或传感器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讲解了如何构建精准可控基因线路开关并用于血糖稳态的控制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治疗。同时,探讨了功能化定制细胞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此次报告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给大家带来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专家简介:叶海峰,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者、国家优青、青千。任教育部科技委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2007–2013 年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ETH Zurich)从事博士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被授予 ETH Zurich 最高荣誉奖章。主要从事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包括智能细胞药物设计构建、光遗传学
    2021-12-28
  • 12月27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山东大学《文史哲》副主编刘京希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从学术期刊角度看学术素养与论文写作》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学习,报告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刘京希结合自己的专业素养,系统的阐述了学术期刊的含义,他认为学术期刊是展示优秀科研成果、发布和评估学术信息的重要园地。完成一篇优秀学术论文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学术性和原创性;其次是要求作者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知悉学术文章的写作规范。在详细讲解论文各部分写作要求的基础上,刘京希着重介绍了学术论文写作中的“新、奇、实”等问题,他认为论文写作既要追求创新,又不能脱离研究范式,要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来求异,同时选题要注意实事求是、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报告尾声,刘京希和与会师生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李洪河总结指出,刘京希的报告内容系统丰富,给与会师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指导与启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徐婧圆)
    2021-12-28
  • 12月27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全国公共管理专业(MPA)教指委委员、《公共管理学报》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米加宁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数字空间”政府》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学习。米加宁从政务服务方式的变革入手,援引广东省地方政府服务的大数据信息,展示了人工智能“秒批”办理政务服务的优秀成果。接着,他介绍了以“广东模式”为基础的数字空间政府变革过程,并从技术、文化、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分析了这种转变率先在中国发生的原因。之后,他对社会实验在人类社会重大变革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现代社会已逐步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中。最后,他介绍了基于“数字空间”政府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指出了当前政府治理空间的发展难题,探索了政府机构改革从应用走向整合、最终实现融合的路径。报告尾声,米加宁在线与师生进行了互动,就与会人员的问题进行了回答。韩万渠总结指出,米加宁的报告内容详细,理论知识扎实,问题讲解与点评尖锐而不失幽默,对相关专业的论文选题和投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 周慧情)
    2021-12-28
  • 12月23日-25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位,安徽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位)应邀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报告在新乡开元名都大酒店-卫辉厅举行,学院相关教师参会交流。报告由学院院长高书燕主持。华中科技大学翟天佑教授围绕二维无机分子晶体,重点介绍了Sb2O3的精准合成及其相变微观过程和机理,展示了其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应用潜力;苏州大学李亮教授以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中的热点问题展开报告,介绍性能导向的材料有序化构建与物性调控研究前沿成果;围绕锂金属电池关键科学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以“碱金属负极材料界面保护”为切入点,通过构筑三维导电骨架、构筑人工界面保护层、设计新型电解质体系等策略实现高比能、长寿命的碱金属电池的开发应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焦淑红副研究员从电解液设计与界面机理研究出发,进一步优化锂金属电池性能。海南大学邓意达教授以“浅谈基金申报”为题,详细分析了各类自然科学基金的特点,结合自身经历,从基金申请者、评审者、管理者等多角度剖析基金申请书书写要点。报告结束后,参会教师同相关专家就国家自然科学
    2021-12-26
  • 12月24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崔运武教授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若干问题》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部分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报告由学院院长李洪河主持。崔运武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解公共服务创新的角度,分四部分展开主题论述。他首先从社会发展与公共需求的视角分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缘起;接着,他讲解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分类及如何购买公共服务,包括购买公共服务的基本条件、基本流程和购买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他基于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阐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影响。报告尾声,学院师生就报告内容与崔运武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学院副院长韩万渠总结指出,崔运武教授的报告主题突出、前沿性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我们思考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2021-12-25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