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4月6日上午,我校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房双世应物理学院邀请在物理南楼学术报告厅以“北京谱仪简介”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会。房双世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开始讲起,介绍了北京谱仪的三个阶段发展过程、阐述了北京谱仪实验在陶轻子质量的精确测量,R值的测量,粲偶素物理,粲物理,奇特态强子的发现和研究、新物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展望了北京谱仪实验的发展规划以及我国科学家为未来粒子物理实验正在进行的努力和预研。报告内容丰富,有助于师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高能粒子物理实验的最新科研动态、扩宽学术视野。(物理学院 陈丽丽 张浩兴)专家介绍:房双世,1998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2010年,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DESY)是Research Associate。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10年至今,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实验数据分析和物理研究。曾参加北京谱仪II(B
    2021-04-06
  • 3月31日下午,中国音网总编魏小石博士在音乐舞蹈学院中国音乐研究中心会议室作《采录只是开始:如何规划音视频资料的一生》专题讲座。校特聘教授赵塔里木、学院主要领导、教师代表及在读硕博研究生参与学习。讲座主要围绕“何为历史录音及录音资料”“音响档案馆建立”“录音资料的内容工作流程”和“音视频资料收录经典案例”四部分展开,旨在讲明音视频资料的收录、日志撰写、内容截取、备档、分档、编目等管理流程,为音乐研究所涉田野作业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讲座尾声,赵塔里木作总结发言,并告诫青年教师:要重视音视频资料、规范研究方法,融入田野、切实考察。学院院长张伟给予讲座高度评价,并表达了今后与中国音网合作的意愿。此次讲座是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推进的第一站,有助于从方法层面和观念意识层面提升青年教师对音乐研究的再认识和再理解。(音乐舞蹈学院 韩 朝)
    2021-04-01
  • 3月3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铮应邀在商学院二楼会议室作题为“区域可持续管理的范畴探索”的精彩报告。商学院部分青年骨干教师、硕士研究生参加此次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杨玉珍教授主持。报告会伊始,杨玉珍对王铮作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报告会上,王铮从管理的本源出发,提出管理的根本功能是服务,主要目的是使劳资双方共同受益。他从区域治理的视角详细阐释了发展的本质是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公平不仅是社会上的,还应是区域的,特别是代际上的公平。除此外,王铮为与会人员点明了区域可持续管理未来的研究方向及思路。王铮以自身广博深厚的学识、新颖独到的见解给在座师生带来了生动的一课,参会人员表示收获颇丰,为今后的学术研究给予帮助。(商学院赵潘)
    2021-04-01
  • 3月30日下午,河南省科学院研究员刘仲敏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来我校讲学,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科技成果的评价、奖励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王海磊主持,学院师生160余人参加。刘仲敏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从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实施与验收、研发过程的主要节点等方面一一讲解。他分析了各类科技成果的评价、登记、申报、评审、奖励的要求与流程,并结合自己的评审经历,与师生分享科技成果申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刘仲敏从专利的种类,专利的申请、受理和授权,授权专利的重要性等方面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做了细致的讲解。本次报告内容丰富,反响强烈。此次讲座的举办,有助于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年教师加深对科研项目选题,科研项目和成果申报流程的理解,对今后学院教师申报科研项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命科学学院 张江利)专家介绍:刘仲敏,男,河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刘仲敏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厚的学术造诣、突出的研发
    2021-03-31
  • 3月25日上午,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俄亥俄州大学教授赵宇彤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作了以“Protein ubiquitination in acute lung injury and pulmonary fibrosis”为题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此次报告。报告由学院院长余国营主持。赵宇彤从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的病理特点和不同点引入,主要介绍了泛素化系统调控蛋白稳定性、USP13蛋白在肺部炎症和肺纤维中的作用和Nedd4L降低肺纤维的功能等内容。报告结束后,师生积极提问并与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本次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有利于师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拓宽学术视野。(生命科学学院 潘 新)专家介绍:赵宇彤,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1994年大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2000年于日本岐阜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分别于麻州大学医学院,特拉华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水博士后研究。2005年任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2011年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副教授,2018年任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方面的研究。在AJP、AJCCM、JBC、FASEB J、Na
    2021-03-26
  • 2月27日下午,美术学院在院教学楼三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2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题论证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工受邀担任论证专家。学院申请2021年国家社科艺术学基金的老师和部分青年学术骨干参加论证会。论证会由学院院长陈巍主持。会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郑工就如何撰写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书作指导,从选题依据、研究对象、总体框架、思路方法、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会议的第二阶段是学院申报老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汇报。郑工从选题的定位是否准确、与解决实际问题是否相结合、选题特点是否突出等方面与申报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针对性地为每一个选题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和建议。项目申请老师纷纷表示专家指导高屋建瓴,自己受益良多,下一步将根据专家建议认真修改提升申请书,力争申报成功。(美术学院 张 备)
    2021-03-01
  • 1月25日下午、1月29日上午、1月30日上午,文学院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三场论证会推进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武新军教授,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博士生导师杨国安教授,河南省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校特聘教授张清民现场与来自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艺学方向的申报老师进行交流,具体细致地指导各位申报教师做好项目论证。在论证会上,武新军指出,一份成功的申报书的撰写要朝向“论证环环相扣”“层次清晰明了”“纵向贯通的历史感”“横向沟通的整合力”“力避薄弱环节,突出论证亮点”等方面努力。杨国安教授、张清民教授也分别强调了申报书写作中的注意事项。各位专家针对每个申报人的项目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的撰写要点、研究框架和思路的设定、研究基础的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指导,提出了诸多可行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受疫情影响,学院在尽力挖掘省内学科力量的基础上,还将相关方向的申报书通过网络发给省外的专家,邀请专家通过网络对申报项目进行指导。目前,语言学方向、新闻传播学方向的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近年来,文学院将申报高级别
    2021-02-02
  •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院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质量,强化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能力,2月1日上午,体育学院召开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线上线下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曲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莉教授等四人专家团队担任论证专家。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副处长刘新争、学院主要负责人及申报教师参加了此次论证会。会议由体育学院副院长孟国正主持。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对体育学院近年来国家级课题取得的成绩与突破表示肯定,并详细阐明了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新政策、新变化,鼓励大家多与评审专家沟通、虚心求教,争取更多的项目中标。随后,申报人分别在会上作了论证汇报,四位教授从选题、框架思路、创新之处等五个方面对每份申报书进行了严格把关,与每位申报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同时专家也分享了国家基金的申报技巧、申报流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点等方面的经验。通过本次专家论证,凝炼升华、查漏补缺,有效激发了学院教师的申报热情,使得每位申报教师对申报的选题和内容有了更加明确、明晰的认识。近年来,体育学院高度重视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一直把抓好高层次项目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不断完善“三级论证”的专家论证体系,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国家基金项目的获得能
    2021-02-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