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和中标率,增强学院国家级课题论证能力,经过前期动员和充分准备,1月31日上午,旅游学院在综合教研室和旅游规划室举行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论证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社科处主要负责人全程参与论证点评。特邀河南省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郑州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葛继勇教授,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朱美光教授,校内专家教育学部副部长朱珂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于飞教授,商学院赵金彩副教授等参加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拟申报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的教师参加了此次论证会。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经验交流,李雪山首先对参与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旅游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论证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对我校旅游学院申报项目的论证工作进一步把脉、会诊、多提意见,争取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中有新的突破。葛继勇分别从选题、研究思路、内容框架、创新点、参考文献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基金项目的论证技巧,并着重对2021年的活页新要求进行分析。朱美光分别从他自身的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申报经验和学院科研管理经验两方面进行交流
    2021-02-01
  • 为了提升学院教师2021年度国家社科项目的申报水平,确保项目立项数量上进一步的提升,1月29日上午,法学院在崇法楼301会议室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河南大学法学院院长蔡军教授,郑州大学法学院王立志教授进行现场点评。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到场指导,法学院院长于庆生主持论证会,法学院16位老师参加了本次论证会议。为了使老师们申报的基金项目得到更加充分的论证,学院项目论证工作分两组进行。参与申报的老师逐一介绍了各自项目的选题依据、研究对象、框架思路等内容,专家老师从每个申报项目的选题、应用价值,以及研究提纲等内容进行仔细剖析,经过一对一指导以后,也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参会的每位老师都积极的向专家们请教问题,会议气氛热烈,老师们也在专家的指导论证过程中获益匪浅。学院为了提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量,获得更多的立项成果,在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的同时,还以邀请校外专家指导、成立学术团队、完善奖励机制等方式,进一步落实学院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的支持和重视。以期学院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量上,以及立项数量上有新的突破。
    2021-01-30
  • 为提升学院教师国家社科项目的申报质量,争取国家社科申报工作实现新突破,社会事业学院在1月15日和1月21日分别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会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专题论证会,邀请校同行专家和青年项目主持人为基金申报作项目论证和专题指导。海龙副院长主持论证会。社科处副处长刘新争、学院院长魏雷东出席论证会。刘新争总结了学校学院十三五期间项目立项情况,分析了学校学院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及2021年项目申报的最新要求和新的变化。魏雷东院长介绍了学院支持项目申报推出的新举措,希望大家保持好的态势、拿出强的气势、创造新的优势,在上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科排名全国第四、全省第一”基础上再创新的辉煌。为提升2021年度国家社科项目的申报质量,学院坚持分类指导、点面结合、新老结对、精准赋能的工作思路,对拟申报国家社科教师提供小同行学术指导和大同行规范评议,按照申报专题有针对性举行分组论证,逐一对每位申报人的项目进行全面细致剖析,提出具体明确的修改建议。在全院项目整体论证基础上,学院针对青年项目举行专题论证会。历史文化学院张继汝博士、商学院张秀峰博士、社会事业学院李丹博士与大家分享了国社科青年项目申报和论文
    2021-01-27
  • 1月26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平原楼201会议室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永贵在线点评,省特聘教授马福运、博士生导师高中建、刘怀光、聂立清等校内专家进行现场点评。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对口帮扶的河南工学院、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项目申报的20位教师参加评审会。社科处主要负责人到场指导,学院副院长余保刚主持论证会。学院院长蒋占峰首先介绍了学院相关情况,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论证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多提宝贵意见,争取实现学院今年国家级项目立项数目稳步增长。各申报人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拟解决问题等方面分别汇报研究设想。专家们从论证、内容、思路、框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会议气氛热烈,交流全面深入,参会的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收获很大。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完善三级论证体系,不断提升国家课题申报质量,强化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能力,积极推动全院教学科研工作协调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安功)
    2021-01-27
  • 1月21日上午,教育学部在田家炳801会议室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线上线下论证会。会议邀请了天津师范大学白学军教授及学部专家担任项目论证专家。社科处、教育学部主要负责人,学部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参加了论证会。会议由教育学部部长宋晔主持。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对教育学部近年来国家级课题层面取得的成绩与突破表示肯定,详细阐明了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新政策、新变化,他鼓励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老师要利用好“三级论证”平台,多向同行专家虚心请教,争取更多的项目中标。白学军教授针对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的申报论证进行了经验分享,同时指出了今年课题申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随后,申报人分别在会上作了论证汇报,专家们就项目选题、研究框架、思路方法、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中肯的指导,提出极具可行性的修改意见。通过专家的点评,申报人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自己申请材料的不足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修改完善申请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宋晔对学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后续多轮论证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动员大家提升信心,鼓足干劲,力争国家项目立项数有新的突破。近年来,教育学部
    2021-01-26
  • 1月17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三楼智慧教室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了河南大学杨朝军教授、郑州大学葛继勇教授和学院的专家团队担任论证专家。校社科处及学院主要负责人、学院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教师参加了论证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娄宝翠主持。首先,社科处处长李永贤做了现场动员,阐明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重要意义,申请书的最新变化,他鼓励大家苦练内功、虚心求教,争取更多的项目中标。随后,学院院长刘国兵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特点以及共性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随后,学院教授梁晓冬和刘国兵授分别带领文学组和语言学组展开论证。申报人在会上作了论证汇报,各位专家就项目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框架、思路方法、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提出了可行性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申报人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撰写的文体规范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为下一步修改完善申请书的研究思路和论证内容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学院一直高度重视高层次项目申报工作,把抓好高层次项目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力求高层次项目取得新突破。学院将不断完善“学院-团队-个人”的高层次项目专家论证体系,进一步提
    2021-01-20
  •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课题申报质量,强化科研人员申报课题的能力,有效提高课题申报命中率,积极推动全院科研工作再上台阶,1月17日上午,商学院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专家论证会。本次论证会邀请了省内外11位知名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主会场与两个分会场同步推进的方式,就拟申报的30余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深入论证。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并全程参与论证点评,社科处主要负责人、商学院今年参与项目申报的30余位教师现场参加。论证会由学院院长杨玉珍主持。李雪山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商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级项目申报的论证工作,希望与会专家对我校商学院申报项目的论证工作进一步把脉、会诊、多提意见,争取明年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中更上一层楼,实现立项数目翻一番。论证会的三个会场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胡家勇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高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金隆教授进行在线点评,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李金铠教授等8位省内知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在各申报人从选题依据、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问题等方面向专家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设计的基础上,线上线下专家从选题
    2021-01-20
  • 近日,我校物理学院夏从新、刘玉芳团队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华南师范大学李京波团队合作,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在国际知名ESI物理类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4)上发表了题为“Reversible Half Wave Rectifier Based on 2D InSe/GeSe Heterostructure with Near-Broken Band Alignment”的研究论文,我校物理学院青年教师闫勇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由于二维材料具有独特物理性质,通过能带设计可以获得各种新型器件。本文设计了一种接近裂隙型(Near-broken)能带排列类型的异质结,结合二维材料非常容易实现栅极静电掺杂的优势,构筑了新型可编程单边整流器。通过栅极电压调控,可以实现器件电流在复合机制和隧穿机制之间转换,以实现输出信号方向和幅度的调节。本文采用基于GeSe和InSe范德华异质结证实了可逆的正向到反向整流性能,模拟了交直流转换的效果。此项研究成果将为未来换流电路的简化提供一条可能的途径,在新型二维半导体器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师范大学青年培育
    2021-01-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