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2月7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河北学刊》副主编冯金忠在崇智楼503室作了题为“当前期刊政策形势及其投稿之应对”的讲座,学院教师代表、学生60余人共同参与聆听。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副院长陈妍娇主持。讲座中,冯金忠围绕“当前期刊政策管理导向的变化”“当前期刊面临的形势及其调适”“投稿之应对”三方面进行讲解。他简要介绍《河北学刊》的基本情况,从稿源、服务对象、栏目设置、审稿流程、稿件字数等五方面入手,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运用详实的数据,生动具体地论证了当前核心期刊竞争加剧的现况。在谈及选刊、投刊时,他结合当下时政热点、政策形势以及自身经验,深刻系统地分析了写作与投稿的方法与技巧,鼓励在场师生提前准备,对文章精雕细刻、仔细打磨,寻求多方合作,提升稿件质量,多手准备,梳理逻辑,明确重点,不断提高文章采用率。讲座结束后,冯金忠与在场师生互动交流,耐心解答师生们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个人简介:冯金忠,史学博士,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学刊》杂志社副主编,研究员。主要从事隋唐史、河北区域史研究,在《中国史研究》《文献》《文史》《宗教学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有《唐代河北
    2019-12-09
  • 12月7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郑州大学李新建教授来我校作了题为“铯铅卤化物钙钛矿纳米晶的掺杂效应”的报告。报告会在物理南楼报告厅举行。各专业师生共计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本次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李新建从钙钛矿性能与制备入手,介绍了钙钛矿的优点,有直接带隙材料、高的吸收系数、高的缺陷容忍度,正是因为有这些优势,才使得其成为高性能材料。钙钛矿发光材料具有带隙可调,量子产率高,缺陷容忍度高的特点。他又指出了它们的共性问题是水、氧气、光、热稳定性差。进而从解决方法探索出发,向与会师生详细叙述了主要制备方法与掺杂有热注入法,室温沉淀法,模板法等。金属离子掺杂与调控包括光电性能调控,生长调控,结构稳定性调控。李新建就热注入法制备CsPbBr3纳米晶展开叙述 介绍了Cl+ /I+ 掺杂CsPbBr3 纳米晶、Mn+/Na+掺杂CsPbBr3纳米晶。最后对本次报告做出小结,鼓励学生继续探索钙钛矿纳米晶方面的研究,同学们受益颇多。报告结束后,李新建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并就现场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李新建,博士,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9-12-09
  • 12月6日上午,应文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昆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政治领袖形象的历史演变”的学术报告。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及百余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讲座伊始,文学院副院长段勃对张昆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张昆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的丰厚硕果进行简要介绍。随后,张昆从学术界对领袖的定义入手,于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中自然导入对政治领袖的讲解。他着眼于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围绕农耕时期、工业时期、信息时代三个世界发展的重要阶段,逐层分析不同时代政治家形象的演变及其原因。讲解期间,他点面结合,旁征博引,幽默的言语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契合民众心意”和“媒体放大效应”对政治领袖的影响。张昆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相关书籍,更加深入地探求政治领袖转换关注视角的演变原因。讲座结束后,张昆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专家简介:张昆,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第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曾任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他入选“国
    2019-12-06
  • 12月3日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博士生导师马世红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美国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启示”的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报告从物理教育研究(PER)的历程、评估测试以及发展现状等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介绍了美国物理教育研究领域的总体情况。报告伊始,马世红向与会师生阐述了物理教育学科在美国的发展历程,着重说明了90年代美国物理学会设置基金、设置相关教育博士学位和2005年创立物理教育专刊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他介绍了美国教育的相关研究领域,并结合迷思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华盛顿大学物理辅导课课程模式相关研究结果、FCI测评等内容进行说明。报告最后,马世红谈了国内开展物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以及提升教学质量作用与启示。报告会结束后,马世红同与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简介:马世红,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博士,日本国理化学研究所(RIKEN)博士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SU)物理学系访问学者。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物理教
    2019-12-04
  • 11月30日晚上,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郑州第二外国语高中特级教师于永建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学院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于永建以《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为题,向师生介绍了设计物理课堂的具体方法。在报告中,于永建通过分析物理核心素养展开讲解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并在讲解中提出了自己的课标教学建议:核心素养定目标,四面五层关注到;情景创设最关键,设计实施用此招;探究能力做中练,信息技术兼顾到;复杂问题能解决,核心素养达到了;大单元与主体化,深度学习定位高。于永建举例,楞次定理可用能的转化解释,电能和动能不能同时增加必定是一增一减才能满足能量守恒。他在为同学们讲解此次报告的过程中还不忘向在场的师生传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为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讲授了将来走向教师岗位要注意的事项。报告结束后,于永建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于永建,教育硕士毕业。河南省首批“教师教育专家”高中物理学科教学专家(2007),河南省骨干教师(2009),郑州市第二届百名名师(2007,郑州市第二届高中
    2019-12-04
  • 11月21日下午,应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天津大学博士焦鹏飞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3会议室做了题为《网络表示学习及图神经网络分析》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报告。焦鹏飞首先介绍了网络表示学习描述和预测,及表述网络分析的难点和瓶颈,例如网络节点的迭代和耦合性分析。他阐述了网络表示学习的核心目标和意图,将网络分析的任务转化到向量空间中进行。焦鹏飞介绍了几种经典的图神经网络在网络表示学习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如何做科研、如何发表学术论文,论文的追踪等。讲座结束后,焦鹏飞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就相关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专家介绍:焦鹏飞,2018年从天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天津大学生物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网络分析和数据挖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动态网络社团检测和演化分析、异质网络的表示学习、社团检测和链接预测、统计网络模型学习与应用、网络动力学等,目前已发表约50篇国际期刊和会议论文,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项目,获批自然基金委2020年国家青年基金。目前是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
    2019-12-02
  • 11月29日,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邢文训在数学南楼103教室作了题为“线性优化与凸优化:谁简单?”的学术讲座。学院相关专业老师、研究生等2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邢文训从线性优化与凸优化谁更简单的争论点出发,给出了衡量算法简单的标准,通过介绍线性优化的辉煌时刻,结合凸优化的多项式时间、半正定矩阵数据吻合和凸优化等价转化成锥优化等问题,将两者进行对比,得出两者都不易的结论。最后,他指出当前应当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比如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收敛性分析。此次讲座题目新颖,有启发性,内容深入浅出,专业性极强,为今后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方向与借鉴。讲座结束后,邢文训与现场师生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专家介绍:邢文训,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清华大学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非凸或非光滑全局最优化及组合最优化问题,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IIE Transactions, Discrete Applied Mat
    2019-12-02
  • 11月30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林聚任在东区综合教学楼104室作题为“后现代理论转向与社会空间理论的创新型发展”的讲座。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共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由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魏雷东主持。讲座中,林聚任从“当前西方社会理论危机与后现代理论的兴起”“社会空间论:理论综合与创新”“后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空间理论”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针对当前西方社会理论危机与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他分析道,后现代转向是社会理论自身发展危机的反映,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和学术变迁根源。近年来后现代主义理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社会空间论是理论结合与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产物。谈及后现代主义取向的社会空间理论时,林聚任具体分析“新马克思主义观”“关于空间的后现代主义观”“建构主义观”三大理论,全方位、多角度地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基本观点。讲座结束后,林聚任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现场气氛热烈。专家介绍:林聚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山东大学新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学
    2019-12-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