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24日,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纽约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卢又华教授在东区综合教学楼403室作了题为“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讲座。学院教师、学生150余人共同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陈妍娇主持。讲座中,卢又华分享了美国精神卫生实务工作的成功经验,尤其是精神病患者“健康自我管理”(WSM)手册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自身实践经历,讲述她在中国一些地区推广的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卢又华以“如何帮助慢性精神病成人患者管理病情(中国健康自我管理手册)”为核心,从“健康自我管理项目发展的背景”“健康自我管理项目的内容”“健康自我管理项目的目标”“健康自我管理项目实施细则”“健康自我管理项目的推广”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在谈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时,她强调社会工作者要以人为本,以优势视角看待精神病患者,教授其沟通技巧,并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团体活动等,建立其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名华裔美国人,卢又华将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与西方精神疗法相结合,向在场学生展示中国传统的“九口吐气”与“走步功”,鼓励师生将其运用在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中去。讲座结束后,卢又华与在场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并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耐心解答。专家简
    2019-11-25
  • 11月23日上午,应社会事业学院邀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风笑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作了题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与青年问题”的学术讲座。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及2019级全体学生共计二百余人参加本次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高中建主持。风笑天以“前面的话:我与青年”为切入点,简要介绍自己的青年岁月,并从“社会学视野中的青年”“社会变迁是认识青年问题的重要背景”“四十年来我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方面”及“社会变迁背景中的青年问题”四方面对青年问题展开详细解读。他结合自身经历,列举实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论证中国社会变迁之快。在谈及四十年的社会变迁时,风笑天表示,当代青少年一来到中国社会,就乘上了社会现代化的高速列车,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又使得年轻的一代在接受和了解最现代的科学技术方面大大地走在了他们父辈的前面。在社会变迁背景中的青年问题上,他从教育、文化、婚姻、就业问题出发,引出青年亚文化这一重要概念。专家简介:风笑天,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1993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
    2019-11-25
  • 11月22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院长赵成新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教室作了题为“汉英指示指称词语近指和远指对比分析及汉语习得偏误研究”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娄宝翠主持。讲座中,赵成新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四类汉语和英语的指示指称词语在近指功能和远指功能方面的差异,分析了L1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的偏误原因,并根据各类指示指称词语偏误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所分析的四类指示指称词语包括指称人、物和事件的指示指称词语,指称性状的指示指称词语,指称方式的指示指称词语,指称程度的指示指称词语。讲座尾声,赵成新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详细解答。此次讲座精彩纷呈,现场掌声连连,赵成新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眼界。(外国语学院 李梦凡)
    2019-11-22
  • 11月22日上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常辉教授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韩语母语者汉语主语代词回指眼动研究”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国兵主持。讲座中,常辉首先介绍了二语研究从习得到加工的理论发展历程。当前的二语研究呈现出从单一视角到多视角,从宏观到微观,从单一层面到接口的特点,研究方法也从离线任务发展到在线任务。目前,“加工”成了二语研究的最新趋势,因为经过加工后的被试数据更加丰富准确。其次,介绍了加工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语篇、语码转换以及翻译认知加工。最后,常辉详细阐述了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即主语代词回指。主语代词回指已成为二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次讲座探讨了在二语汉语的时间、原因状语从句中主语代词回指的解读时,韩语学习者是否受命题意义、动词语义倾向以及句法的影响,是否与汉语本族语者的表现相似。为此,对中级和高级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和汉语本族语者进行了眼动研究。常辉指出,韩国汉语学习者在命题意义、动词语义倾向以及句法对主语回指辨析的影响上,表现出与汉语母语者相似的特点,即命题意义影响最大,动
    2019-11-22
  • 11月21日,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浙江工商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文中教授在外国语学院智慧教室开设了“《语料库与R统计应用》工作坊”。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百余人聆听本次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国兵主持。讲座中,李文中围绕近年来语料库作为语言大数据在体量和分析技术上的发展,分析了语料库研究面临的新挑战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李文中认为,新一代的研究者应充分掌握超大型语料库处理和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深入理解“信任文本”思想,把握语料库研究从语言事实到数据、从数据再到文本的研究路径。工作坊基于真实案例,以R为数据处理和统计平台,探讨语料库定性数据的分析路径和解读方法。随后,李文中围绕语料库详细介绍了R软件的基本操作,主要内容包括语料库定性数据的提取和处理,其最终目标是获得一个完整可用的xlsx格式的数据表;R的数据结构及数据准备,如离散数据转换为分组数据(类型)、类型数据转换为因子、因子水平排序、分组计算均值等;定性数据的基本分析手段及可视化,如条形图、饼图、扇形图(plotrix包)、马赛克图等;多变量分析,如对应分析、多对应分析、混合数据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等。最后,李文中指出,数据是语料
    2019-11-21
  • 11月16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林耀进教授、西安石油大学折延宏教授应邀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17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面向多模态多标记数据分类学习的粒计算方法》和《基于不完备信息的多尺度数据分析》的学术报告。学院20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林耀进首先介绍了多标记数据呈现出多标记性与高维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的数据分析理论、方法与技术面临有效性、准确性与可计算性等严峻挑战,多模态数据的多粒度分类学习是利用数据的多模态性,即基于模态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提高数据分析的有效性是主要挑战,以及定义有识别能力的模态本身也是多模态知识发现的一项任务。他详细介绍了多标记决策空间的多粒度分类学习中的基于样本粒化的多标记特征选择、多标记特征选择的核模糊粗糙集方法、流特征下的多标记特征选择方法以及多粒化数据在线特征选择方法。折延宏首先介绍了多尺度数据分析的思想,描述了多尺度信息表和最优尺度的概念,讲解了由多尺度信息表出发构造每个属性的粒度树,基于粒度树的思想对多尺度数据分析中的尺度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针对所有的对象都具有相同的最优尺度、不同的属性具有不同的最优尺度、不同的对象具有不同的最优尺度等情况,详细讲述了
    2019-11-19
  • 11月18日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国家优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倪振华教授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二维材料光谱学与缺陷工程”的学术报告。学院有关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本次报告。倪振华详细介绍了二维材料中的缺陷,如原子尺度的结构缺陷、复合结构中的界面态等对其光学及光电性能的影响,并着重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在二维材料缺陷表征及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包括利用拉曼、荧光、超快光谱等手段表征二维材料中的微量缺陷,并研究缺陷和界面态对光致载流子的弛豫、传输、束缚和复合等过程的影响。他通过等离子体处理、表面修饰等手段对二维材料进行缺陷工程调控,大幅提升其发光效率和光电响应,并提出一种界面态光增益机制,利用载流子的横向扩散效应,实现了基于石墨烯的新型位置灵敏光探测器(PSD),并验证了其对纳瓦量级微弱光的快速位置探测功能。报告会结束后,倪振华和与会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专家简介:倪振华,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物理学院院长。2003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2007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2007-2010年在新
    2019-11-19
  • 11月17日,中国海洋大学王改革副教授应邀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103会议室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做以《如何做科研》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王改革从三个部分剖析了如果做科研,即如何写论文、如何提高录用率和如何提高引用率。他指出,写出高质量论文,需要科研工作者打牢基础、关注顶刊和逆向思维;提高论文录用率,需要对要投期刊深入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高论文引用率,要做到多合作多交流,达到合作共赢。报告结束后,王改革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交流,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王改革,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进化计算、群体智能、大数据优化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11篇,其中,SCI检索73篇(第一作者34篇,通讯作者14篇,共48篇),EI检索22篇。1区9篇(第一/通讯作者5篇,Top 6篇),2区21篇(第一/通讯作者18篇),3区19篇(第一/通讯作者13篇),CCF B 类论文5篇,IEEE Trans 3篇(第一作者2篇)。总影响因子为186.997,其中第一/通讯作者为124.914。论文引用统计情况(截止至2019年1月
    2019-11-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