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15日,应法学院的邀请,中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谢晖在崇法楼301会议室做了题为“国家治理中的交往互治极其规范依据”的学术讲座,2019级部分学院学生参加此次讲座。此次讲座主题深刻贴切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谢晖主要从国家治理的概念、现今政府治理、和社会互治展开详细的论述。他讲解了国家治理的概念,即以法律为依据,在社会主题的广泛参与下所追求的一种自由的秩序状态。谢晖从三个层面对此概念进行深刻剖析:指出国家治理规范基础是法律,并举出著名法学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强调国家治理多主题参与,公民,人大,法人,政府等;并以秦皇制定秦律,周文王强调周礼,孔子讲六艺例子加以说明国家治理追求秩序。联系到如今的政府治理,他强调,政府治理符合权力运行的要求。在谈到什么是社会互治的问题中,他指出交往具有动态性、互利性等特征,交往的社会性以及交往要有道,交往的真正目的是互惠,交往要合作、包容。随后,谢晖与同学们讨论了交往互治是国家治理之内还是之外的问题。讲话中,谢晖进行现场举例,并与学生实时互动,增强了讲学过程的具体性和生动性。现场学生听讲认真,并做笔记记下重点,学生勤学好问的精神得到了谢晖的赞赏。此次讲学举例生
    2019-11-18
  • 11月17日,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张海军应邀莅临我校,在东综-203教室为商学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企业管理内容与企业用人方向”的讲座。商学院近200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商学院副院长陈清利主持。张海军的讲座主要围绕“企业管理的内容、企业用人方向、个人就业方向和个人职业规划”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他结合多家企业的翔实数据,详细介绍了企业的管理架构、岗位设置与工作职责、任职资格与能力要求,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呈现在校期间应该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应该培养哪些能力素质;最后张海军结合自己的招聘经历和管理实践,为在场学生提出了学习、实习和就业的宝贵建议。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张海军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深深吸引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学生,风趣的讲解方式引来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讲座中,张海军与师生不断互动,鼓励了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持续锻造专业技能,鼓舞了学生们的奋斗激情,科学指导了学生们的就业思路和观念。专家简介:张海军,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顾问。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研究方向为:企业运营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物流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曾在新飞电器、科龙电器
    2019-11-18
  • 11月14日上午,广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家庆教授应邀莅临我校讲学。讲座在东校区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平台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200余人参会。报告开始前,校党委副书记陈广文代表学校向吴家庆教授颁发河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聘任证书。吴家庆的讲座题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解读”。在讲座中,他分别从“一个主题”,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支柱”即“八个明确”的基本理论、“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深刻解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下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原楼201会议室,吴家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行了专题辅导。(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东明 朱帆頔)
    2019-11-15
  • 11月8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政在学院国培教室作了题为“项目化教学与MTI人才培养”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6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国兵主持。讲座中,张政主要探讨如何结合MTI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特色,将翻译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并对项目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他认为,项目化教学模式不仅实现了人才培养市场化,还打破了传统翻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模式。采用翻译项目实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双语转换能力、熟悉专业领域知识、掌握现代翻译技术、培养职业道德和素养等,以达到翻译人才培养专业化、实践型、职业化的要求。讲座结束后,张政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外国语学院 李梦凡)
    2019-11-11
  • 11月8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西南大学教授胡显耀在学院国培教室作了题为“数据分析方法与翻译研究”的讲座。外国语学院专业教师、研究生共计6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中,胡显耀介绍, 数据分析已成为这个时代任何学科研究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翻译学的数据分为宏观外部数据和微观内部数据两种。他提出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这些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来探索翻译学学科知识结构,发现新的研究问题;采用文体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与翻译的语言、文本和过程相关的数据,如语言特征的频率、翻译过程的实验数据等。本次讲座以两个实际研究案例展开,探讨了两种数据分析方法在翻译学领域中的应用。讲座结束后,胡显耀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外国语学院 李梦凡)
    2019-11-11
  • 11月7日上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吉林大学教授陈岐岱来我校作了题为“飞秒激光微纳加工技术与应用”的报告。报告会在物理南楼报告厅举行。学院各专业师生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陈岐岱从激光加工的研究背景入手,介绍了微光学器件以及如何高效高精度制备的三种方法。激光加工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三维复杂微纳结构的制备,从而引出了如何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来制备更复杂光学元件。陈岐岱指出飞秒加工硬脆材料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是高粗糙度和亚波长条纹,并介绍了湿法刻蚀辅助飞秒激光加工和干法刻蚀辅助飞秒激光加工两种方法:基于湿法刻蚀辅助技术,实现了高平滑度三维微结构的制备;基于干法刻蚀辅助飞秒激光加工技术,实现了硅、蓝宝石等硬质材料甚至超硬材料微光学器件的制备。他向大家展示了飞秒激光直写制备刻蚀模板,探索更多材料和器件制备。报告结束后,陈岐岱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就现场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陈岐岱,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主任,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集成光电子器件和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与应用研究。在N
    2019-11-08
  • 11月7日下午,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包景东来我校讲学。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物理学院相关专业的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包景东教授以《科学美学与批判思维》为题,向广大师生揭示了美学与科学的关系。报告分两部分进行,包景东着重阐述批判性思维,探讨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十七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到德国古典美学的康德和黑格尔学说,揭示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逻辑脉搏,彰显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在需求。他指出愉悦是美学的第一原则,讲述了当美学遇上科学二者产生的火花。包景东向师生们介绍了美学的发展史以及科学的发展模式,说明科学的发展是符合美学的特征的,并告诉同学们科学的美学不是被动的欣赏而是要主动的探索。报告结束后,包景东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并与专业教师进行了讨论,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包景东,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物理学分会主席,《大学物理》副主编。武汉大学本科毕业,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员获硕士和博士学位,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理论物理和核物理,从事力学、统计物理和计算物理教学。发表论文220余篇,著
    2019-11-08
  • 11月4日,应我校邀请,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左二伟研究员在生物西楼206会议室作了题为“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和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卫国教授主持。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畜牧业育种、医学、工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左二伟研究员结合自己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CRISPR/Cas9技术一步法获得F0代基因完全敲除灵长类动物的全染色体敲除技术,极大缩短了获得灵长类纯合子动物的时间,该技术对目标基因实现了完全敲除,真正做到“剪切无残留”,提高了基因编辑效率,改善了基因编辑工具的精度,在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左二伟研究员还详细介绍了一种名为GOTI的基因编辑工具脱靶检测方法,该方法首次证实一直以来被认为更加安全的单碱基编辑技术有可能存在严重的转录组范围内脱靶,而CRISPR/Cas9系统并没有明显的脱靶效应,显著提高了基因检测技术脱靶检测的敏感性,为基因编辑技术进入临床安全评估提供了新的工具(Science,2019),并进一步验证了BE3与ABE两种DNA单碱基编辑器在RNA水平上的脱靶现象,提出
    2019-11-07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