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11月11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矿业大学严兴杰副教授在我校数学南楼103报告厅作题为“MultiplepositivesolutionsforthefractionalSchrodinger-Poissonsystemsinvolvingcriticalnonlinearities”的学术报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三十余人聆听了报告。严兴杰从局部与非局部算子的背景出发,阐释了分数阶算子的理论渊源与应用价值;针对经典方程来对比相应的分数阶方程,给出了其研究团队最新的两个分数阶方程的重要进展,最后对于分数阶方程的一些公开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严兴杰的报告,给出了其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对于分数阶算子的理论进行了说明,师生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就讲座内容与严兴杰展开讨论,热烈的学术交流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认知,拓展了其学术视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杨新光苗山根)
    2018-11-12
  • 11月11日上午,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法国Poitiers大学博士生导师、讲座教授AlainMiranville在我校数学南楼103报告厅作题为“Mathematicalmodelsforbrainlactatekinetics”的学术报告。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共三十余人聆听了报告。Alain对人脑中的两种不同肿瘤的背景和一些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然后基于医学机理,给出了相关数学模型的导出过程;最后对脑肿瘤的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解的存在性以及稳定性,并用精彩的数值模拟结果来说明所得结果在医学中的应用价值。Alain还对更为复杂的医学偏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肿瘤模型的长时间稳定性分析。Alain的报告,展示了数学理论特别是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在医学中的重要应用,理论与实践并举,充分说明了交叉研究的重大意义。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就讲座内容与Alain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杨新光苗山根)
    2018-11-12
  • 11月6日晚,应文学院邀请,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甘于恩教授在文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方言和亲属称谓》的学术报告。文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共百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甘于恩从现代方言学的研究意义入手,以专业性的眼光洞悉了方言研究的必要性。为使同学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南方方言的独特性,甘于恩将《方言和亲属称谓》学术报告分为五大类多角度阐述。他对亲属称谓的研究意义的阐释和对汉语言亲属称谓的基本特点的讲述,使在座同学对于不同方言的特殊性有了大致的感受,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南方方言的兴趣。甘于恩对广东三大方言亲属称谓的同与异的生动讲述,让同学们争相模仿发音,讲座充满了欢声笑语。讲座接近末尾,甘于恩再一次分析方言学研究与保护的现代意义——对于地区特色文化的保护和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具有深远影响。讲座结束,甘于恩对于同学们的问题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赠予部分同学们关于方言学的书籍,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方言学习中进行更加有价值的探索。专家简介:甘于恩,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任兼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语保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广东省首席专家。学术杂志《南方语言
    2018-11-07
  • 应商学院的邀请,11月6日上午,北京工商大学教授谢志华在商学院楼119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管理会计的本质与体系的构建”的学术报告。商学院骨干教师以及2017级部分同学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商学院院长任太增主持。讲座伊始,谢志华以“学习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法学和物理学的相关知识,讲述了会计学习的目的是透过知识的本质认知世界、表达世界以及创新世界的结论。他从“为什么中国要进入经济新常态?”“企业杠杆率可以去除吗?”“负债可怕吗?”三个方面展开阐述,由浅入深地揭示了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强调了一国企业杠杆率不是由企业决定的,而是由居民的储蓄习惯决定的。随后,谢志华以“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为例,指出当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合理的调节财务杠杆,加强购买资产的管理,注重资产的变现能力,把“蛋糕”做大。本次讲座有利于同学们思想的升华,激励同学们将经济学问题与实际状况联系起来,促使同学们以新的思维来思考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融合。(商学院张舒雅邵京景)
    2018-11-07
  • 11月5日晚,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日权在数学学院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现代回归分析”的报告。学院相关学科教师、研究生代表、本科生代表共70余人参加报告会。张日权以空气污染、气候变化与呼吸疾病的关系为引入点,简要介绍了回归模型的含义,结合13个实际例子给大家讲解如何使用统计模型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并从回归模型、估计与检验方法、变量选择、分数位回归、数据类型、实际应用等六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回归分析的理论知识与发展历程。报告结束后,张日权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专家简介:张日权,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大数据统计分析中心主任;《应用概率统计》期刊常务副主编;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高维数据统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经济与金融统计分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统计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兴趣:大数据统计分析,金融统计,非/半参数统计,函数型数据,超/高维数据。2014年获得上海市育才奖;2016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18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数学学院杜蛟)
    2018-11-06
  • 11月2日下午,美国里海(Lehigh)大学教授曹怀东应邀在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7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SingularitiesoftheRicciflowandRiccisolitons”的学术报告。数学学院负责人及几何教研室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曹怀东介绍了广义相对论与微分几何的发展关系,并回顾了黎曼几何的基本概念以及正曲率空间分类的拓扑障碍,如Gauss-Bonnet定理、Bonnet-Myers定理和Synge定理。他介绍了Ricciflow的短期存在性和唯一性,并从三维Ricciflow奇点的形成、奇点模型以及分类、高维Riccisoliton的分类和几何等方面展开,详细讲解了Ricciflow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成果。最后,曹怀东提出关于紧致稳定的Gradientshrinkingsolitons的猜想,并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专家简介:曹怀东,美国里海(Lehigh)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获得者(海外学者)。曾获得AlfredP.Sloan基础研究奖金、JohnSimonGuggenheim国际研究奖等
    2018-11-06
  • 11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教授李海中应邀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7报告厅作了一场题为“Inversemeancurvatureflowanditsgeometricapplications”的学术报告。数学学院几何教研室老师和研究生聆听了本次报告。李海中介绍了欧氏空间中的等周不等式和Alexandrov-Fenchel不等式,以及双曲空间中这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他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双曲空间中逆平均曲率流的研究成果解决Alexandrov-Fenchel不等式,并特别介绍了证明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技巧和遇到的难点等问题。报告最后,李海中提出了一些公开问题,并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耐心的解答。专家简介:李海中,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ResultsinMathematics》《CommunicationsinMathematics》和《数学学报》期刊编委,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北京市高校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近年来在JDG,Adv.Math,Calc.PDE,Trans.AMS,AsianJ.Math,Math.Res.Letters,M
    2018-11-06
  • 10月30至31日下午,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HubertPERES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在外国语学院报告厅作了题为“当代法国政治史”的讲座。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2015级、2016级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在30日下午的讲座中,HubertPERES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同学们对于法国的认识程度,简要讲述了法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他重点讲述了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历史及这一期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讲座最后,HubertPERES对在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31日下午的讲座中,HubertPERES简要总结了30日下午所讲的内容,重点讲述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阐述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中总统、参议院、众议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区别。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法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深入的了解。(外国语学院刘冰)
    2018-11-0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