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1

  • 上海交通大学韩志明教授在牧野讲堂开讲4月17日下午,应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从“闹大”到“别闹大”——社会治理转型的路径及其逻辑》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围绕报告主题,韩志明从实际案例和当代社会发展的八大变化为出发点,以时间发展为主线,梳理当代社会矛盾纠纷的演化历程,解读社会矛盾突出的战略选择。他阐述了“闹大”的八个阶段,讲解了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粗糙的摆平策略的内容及特点。韩志明认为当代社会治理的演变趋势已经从粗糙摆平阶段演变到精致治理阶段,并就精致治理基本维度进行了解释说明。韩万渠总结指出,韩志明的报告内容丰富,为广大师生了解社会治理的发展历史及其演变逻辑等问题提供了借鉴与启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广宇 马文韬)
    2022-04-18
  • 4月15日上午,中共医疗卫生史前沿系列讲座2022年第5讲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牧野讲堂开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姚力教授在“腾讯会议”上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健康中国战略与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此次报告。报告由学院副院长韩万渠主持。围绕报告主题,姚力从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为出发点,深入解读了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的三步走目标。她从“召开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中医药事业”“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四个方面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姚力对“健康中国”“健康中国研究”与“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报告尾声,学院师生就报告内容与姚力教授进行了探讨与交流。韩万渠总结指出,姚力的报告内容丰富,史学功底深厚,为师生们深入了解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新的启示与视角。(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李广宇 马文韬)
    2022-04-18
  • 4月15日,应我校物理学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邢燕霞教授作了题为“二维狄拉克费米子及其拓扑态”线上学术报告,物理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邢教授首先系统阐述了拓扑陈数的背景和物理含义,并说明在凝聚态能带理论框架下,如何运用拓扑陈数分析系统的拓扑性质;进一步分析了贝利曲率的单极点,在不计算贝利曲率贝利相的前提下,直接根据参数结构,定性判断二能级体系的拓扑性;最后,分别以石墨烯、拓扑绝缘体、外尔半金属为例,展示并验证此方法。报告会结束后,邢教授与我院教师以及学生就二维材料的拓扑性质研究方面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专家简介:邢燕霞,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8年博士毕业于物理所,同年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后入站,2010年到北京理工大学物理系工作至今。主要从事介观输运理论及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美国物理评论发表30余篇相关论文,总引用近900次,h-index 18。(物理学院 安义鹏 张浩兴)
    2022-04-16
  • 4月15日,应环境学院邀请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研究员李庆为我校师生作题为“基于气溶胶健康风险精准治理大气污染的探索”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由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曹治国主持。李庆在报告中介绍了大气气溶胶作为组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所导致的健康问题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对大气气溶胶组分的认知还远不能解释其毒性效应和健康危害。报告人详细介绍了课题组通过燃烧学、环境化学、毒理学、大气科学等多学科方法交叉融合,研究了燃烧源气溶胶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健康效应。利用同步甄别气溶胶极性与非极性关键组分指纹图谱的方法,阐明了燃烧过程与气溶胶关键毒性化学组分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揭示了燃烧源对气溶胶健康风险的贡献。报告人指出需要从大气污染产生的源头进行探索,进一步结合排放清单和空气质量模型,突破“基于PM2.5水平的大气污染控制”,并尝试探索“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大气污染控制”策略,从而提出基于气溶胶健康风险的大气污染治理思路。报告会结束后,研究员李庆与学院师生就气溶胶健康风险精准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环境学院余浩武大鹏)
    2022-04-16
  • 4月15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袁艳教授应邀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SSCI论文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的线上讲座,学院师生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通过腾讯会议学习。讲座由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袁艳对SSCI进行简要介绍。针对SSCI的内容生产,她从选题与写作两方面阐述,她认为应从个人兴趣和经历、阅读文献、公共议题、用本土的经验检验西方的理论、书评等方面确定选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突出研究创新点、重视研究方法。袁艳结合绪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研究结论五方面列出常见的论文结构。她表示要从阅读中学习、用英语思考、寻求外部帮助等方面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于论文的提交操作和修改完善,袁艳通过个人具体案例,详细讲解匿名评审评析、文献补充、说明背景、厘清方法、凝练研究发现等具体问题,她鼓励作者要坚持不懈,耐心对论文进行修改,提高通过率,提出要多读书、多思考、调整自身心态、虚心听取建议、不拘泥自身学科等建议,推进学术成果顺利发表。讲座结束后,袁艳对在场师生提出问题,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了具体回答。专家简介:袁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威斯特敏斯特大学传播学博士,Asian Jou
    2022-04-16
  • 应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邀请,广西大学袁功林教授(博士生导师)于4月14日在腾讯会议平台上作了题为《Adaptive scaling damped BFGS method without gradient Lipschitz continuity》的专题学术讲座。学院相关研究方向青年教师、研究生50余人参加。在非凸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拟牛顿算法中,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 (BFGS)方法占有重要地位。袁功林简要介绍了提出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BFGS)方法的理论背景,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该非凸无约束优化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他以自己在BFGS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例,讲解如何在经典的方法中发现新问题,如何解决新问题,加深了与会人员对非凸无约束优化领域研究和BFGS方法的认识,拓宽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渠道。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和学生就讲座内容和研究热点与袁功林进行交流讨论。专家简介:袁功林,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广西应用数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一流
    2022-04-15
  • 4月14日上午,应邀请,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生云鹤教授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师生作题为《可分李双代数、二次李双代数和罗巴李双代数》的线上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聆听此次报告。报告伊始,生云鹤在报告中介绍了李代数、罗巴李代数、二次罗巴李代数、经典杨-巴克斯特方程、可分李双代数等概念,接着给出了可分李双代数与二次罗巴李代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随后解释了罗巴李双代数、罗巴李代数的Manin三元组以及某类罗巴李代数匹配对之间的等价关系。报告会结束后,生云鹤与师生进行互动,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专家简介:生云鹤,吉林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2009年1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数学进展》、《J. Nonlinear Math. Phys.》编委,吉林省第十六批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从事Poisson几何、高阶结构与数学物理的研究,在Comm. Math. Phys., Adv. Math., IMRN, J. Noncomm. Geom., J. Algebra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引
    2022-04-15
  • 4月13日下午,文学院在二楼会议室举行第八期“卫风论坛”,推进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学院相关负责人、申报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老师参加本次论坛。论坛由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院长赵黎波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学院目前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老师们要勇于尝试多种类型的项目申报,在申报中汲取经验教训。各位老师要潜心科研,有计划地开展科研设计,激发学术创造力。申报后期资助项目的老师要及早准备,认真打磨完善书稿,精心准备相关材料,积极向专家请教咨询。学院也将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为老师们的科研成长助力,推动学院科研工作有较大的提升。本次论坛邀请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张琛、文学院博士田丰与老师们分享交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体会。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申报经验,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具体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建议。(文学院王杰)
    2022-04-13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