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师大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匆忙的红色身影来往于各个角落,一趟趟大巴车穿梭于东西两校区,行李箱的滚轮与地面不停地滑动摩擦……2022的中秋节,师大热闹起来了!万余名新生,背起满载希望的行囊,怀揣着期待与梦想,跨越时空,终于与师大相见。他们的到来,让师大如同中秋的月亮那般圆满、明亮。为了这场奔赴,师大也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用温情陪伴2022级学生启航。暖心•朋辈志愿帮扶更精准“学弟,你的行李帮你放到宿舍啦。”宿舍楼外,2021级物理学院的曹一可对2022级学弟说。作为今年的“青春导航员”,曹一可负责对接三位新生,帮助他们搬运行李、完成入学手续。“我提前就和学弟询问清楚他们的出发时间、交通方式、出行路线、到校时间,提前在学校门口迎接他们。”她说。今年,学校采取“1+3青春导航员”
    2022-09-1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实验进行到什么步骤了?实验的结果如何?”物理南楼研究生工作室传来了熟悉的声音。在物理南楼与勤政楼之间往返不止,师生讨论的频次不减,把创新卓越作为日常话题,把立德树人作为毕生追求……这就是刘玉芳。自1983年走入师大,刘玉芳开启了高等教育的求学之路。四十载寒暑易过,他始终坚持初心使命不变,变的却是肩上更为重要的责任与心中更为热切的牵挂。每一次交流合作,每一次基金论证,每一次学科建设,每一次学位点申报……他的身影都会出现,而他的出现,也会给大家带来最大的心安。以恒心追梦求学之路“我高考时外语成绩并不是很好。当初本科进入师大被分在了慢班。”回忆本科期间“艰苦”的求学经历,刘玉芳笑着说,“为了补足差距,我们三四个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自发组成了一
    2022-09-07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
    2022-09-05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2006年6月7日,在中国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河南省武陟县冯丈村农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丁永祥教授的策划指导下正式成立。那天,冯丈村热闹非凡,老少乡亲们拿出埋藏箱底多年的表演服装,尽情演绎着各自的“拿手好戏”,怀梆、旱船、踩高跷、哼小车、舞狮子等传统节目竞相亮相。“知识分子不能只躲在象牙之塔中,还要关心国家命运,以社会需要为己任。”在丁永祥眼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社会需要”。冯丈村只是一个起点,直到如今,丁永祥仍然义无反顾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道路上奔波着。结缘非遗,奉献社会1987年,大学毕业后,丁永祥来到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工作。2005年,丁永祥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一项对外交流项目,前往日本的
    2022-08-22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和往年一样,盛夏的七月,新乡地区大雨小雨接连不断。您看!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建军急不可待地带领他的“i科普”科技志愿服务队又出发了。李老师身着志愿服务的红马甲,脚踩胶底鞋,和团队成员一道冒着高温酷暑,踏着田间泥泞,奔赴封丘暴雨侵袭后的金银花大田里,为农民宣传和科普中药材知识、指导金银花的灾后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十多年来,李建军扎根国家级贫困县——封丘,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新技术、科普农业新知识、为农民传经送宝、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高校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职能中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引领示范的作用。作为科技工作者,他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助力封
    2022-08-16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学术没有退休这一说。”这是崔应贤常说的一句话,退而不休,也是他真实的写照。砥志研思、白首穷经,几十年如一日探索着语言文字的魅力;幽默风趣、待人随和,“接地气儿”是同事和学生给他“贴”上的独特标签;诲人不倦,润物细无声,集严谨与活泼于三尺讲台。壮心未与年俱老,崔应贤一直在追求科学、实现社会价值的路上。做学问“一要刻苦,二是思维得活跃”像崔应贤老师这样的年纪,可以说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立并成长的一代人:不管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十年“文革”,都先后经历过;高中毕业那时候没有高考一说,只好回乡当农民。“辉县人民干得好”的阶段,又恰恰让他给赶上了!长期的艰苦的生产实践历程,砥砺着他逐步养成顽强、坚定的性格。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对文学情有独钟、想着当
    2022-08-13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凌晨四点钟,远处的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物理学院曹俊杰教授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繁杂的公式推演、广泛的文献阅读以及理性的思考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理论物理是物理世界的先头军,坚守在理论物理发展的国际前沿,尽管需要抛开名利坐冷板凳,但我无怨无悔。”曹俊杰一直将学术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物理学科的发展与建设……读万卷书 行“物理”路曹俊杰出生于新乡县农村,虽然家里生活拮据,但父母总会省吃俭用,挪出一笔钱给孩子们购买各类书籍和订阅报刊杂志。广泛的阅读让年幼的曹俊杰“纵览山河”,他沉迷其中,萌发了强烈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想法。在高中一场《立体几何》的期末考试中,曹俊杰发现某道题的标准答案可能存在错误。
    2022-08-08
  • 【编者按】2023年我们即将迎来百年校庆。百年师大铸辉煌,一代代师大人为学校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百年师大正青春,一个个师大人为学校奋勇争先、出彩添彩。迎接百年校庆,奋力创建一流,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离不开每一位师大人的倾情奉献。为进一步选树先进榜样,鼓舞师生斗志,凝聚师大力量,校园网特推出“竞相出彩献百年”栏目,讲述师大人出彩故事,展现百年师大卓越风采。适逢雨后初霁,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短暂的阴雨让清晨的天空焕然一新。昂扬奋进的党的赞歌声声入耳,电子屏幕依次翻过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岁月,百响礼炮震彻云霄,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和历久弥新的百年初心。薛占熬教授作为教育部61位“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受邀参加本次庆祝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观看建党百年盛大庆典。“今日作为全国先进模范人物的一名代表,我能亲临天安门现场观礼,激动万分。乐声激昂,歌声嘹亮,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激励我们斗志昂扬。”回忆起现场观礼的情形,薛占熬感慨万分。鲜亮的国旗下,飘扬的是亘久不变的初心与担当,激荡的是生生不息的守望与赤忱。薛占熬朴素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指引他埋首于日复一日的艰苦科研,投身于培育桃
    2022-08-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