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7月19日上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志到附中调研指导工作,并与附中领导班子和全体中层干部一起座谈。座谈会由附中校长刘黎主持。李学志高度评价附中在办学中取得的突出成绩、形成的优良校风学风、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以及为新乡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抢抓发展机遇,拓展了办学形式与办学空间。李学志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附中还要居安思危,科学研判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积极应对民办教育兴起、名校激烈竞争、新高考改革等一系列新挑战,把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贯穿到具体工作当中。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希望附中做好统筹规划,实施重点突破,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建强领导班子、优化师资队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开创附中“十四五”发展新局面。李学志强调,经过深入调研论证,学校成立了基础教育集团,这是充分彰显师大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是积极拓展附中品牌影响的有效途径,对师大和附中未来发展、对全省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附中把握好这一重要机遇,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做好带动引领,积极展现附中名校的新
    2020-07-20
  • 随着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管理,7月20日上午,我校承担的辉县市第六批县级骨干教师培训高中职班、初中班、小学幼儿园班分别于佛力得酒店等地顺利开班。辉县市教体局、辉县市教师进修学校、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学部相关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郭玉、院长武军会、教育学部部长宋晔代表学校对辉县市教体局代表和403名县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强调了本次培训项目的内容和培训方式,希望参训学员能够做好个人防护,积极配合酒店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采取的各项措施,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认真研修,回到岗位后发挥好骨干带动作用。辉县市教体局对我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学制定的培训方案和前期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学员们明确此次培育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认真聆听专家讲座,沉下心来研究和思考,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本期培训为期5天,通过集中研修、研讨交流、反思提升相结合的混合培育模式,培育认定一批能够在本专业、本学科起辐射作用的骨干教师,引领、带动辉县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教育学院 宋明明)
    2020-07-20
  • 7月2日至17日,为推进我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学志在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相关人员陪同下,赴16个相关学院开展专题调研。在已获批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在学院,学院负责人从专业现状、建设目标、建设措施、预期成果、经费预算等方面详细汇报了建设规划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李学志对各学院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针对各专业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针对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推进专业建设,他要求,一要明确专业现状,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状况,以及本专业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的位置;二要科学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明确三年建设目标和分阶段建设目标;三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取得标志性成果,形成专业特色,确保建设成效。要求教务处等部门要全力为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保障。在今年拟申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所在学院,学院负责人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学条件、教学改革、质量保障、建设思路与措施等方面汇报了申报材料准备情况。李学志从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认识一流专业建设对学院发展重要性;认真学习申报条件与要求,借鉴兄弟学院成功经验;充分论证,精心
    2020-07-20
  • 为引导全院师生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营造线上学习的良好氛围,根据校党委宣传部《关于举办“豫学习豫出彩”——第二届“学习强国”河南省千万学员万场答题挑战赛的通知》的工作要求,7月20日上午,在体育学院二楼小会议室,体育学院党委组织学院师生开展学习强国答题挑战赛。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接到学校通知以后,迅速召开工作部署会议,积极宣传比赛活动通知,科学认真安排比赛环节。本次答题挑战赛以“学习强国”APP“挑战答题”为基本形式,答题多者、用时短者为胜。比赛时长1个小时,答题多者胜(以截图为证)。通关者以用时短者胜。比赛共分为两部分。首先,学院各党支部进行选拔赛,采取线上比赛方式。各党支部书记组织本支部全体成员举行线上初赛,分别推荐1人参加学院比赛。学院6个教工支部、5个学生支部,共向学院党委推荐11名选手参加学院比赛。其次,学院决赛,采取现场答题方式。学院决赛共分为三轮,通过“限时5分钟答题多者晋级”“分三场累计最多者晋级”“限时1小时答题多者为胜”,最终决出一名选手推荐参加学校比赛。此次比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大国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院全面学习的有力抓手。通过比
    2020-07-20
  •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考研备考情况,更好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和提供服务帮助,7月19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2017级在钉钉平台举行“研途有你,共话成长”线上考研分享交流会。会议由2017级专职辅导员马翠主持,年级备战考研学生积极与会。会上,马翠首先对学生们表示关心,同时对年级考研云端自习室番茄todo和考研钉钉交流群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随后,同学们从自身遇到的问题与备考过程中的经验与成长两方面谈个人感想。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其中生态学专业殷凡讲到:“因为各种因素,在家不如在校学习效率高,但自己想法设法努力克服困难。因为考研往往消耗大量精力,学习之余会选择劳动来缓解压力。”生物科学专业刘婉莹表示:“在家一直按照学习计划进行,但复习任务量大,偶尔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通过跟老师和学姐学长们的沟通,自己能慢慢调整心态,也相信未来不会辜负奋斗的日子。”最后,马翠针对同学们备考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各科目的备考技巧、如何调整好心态等进行讲解。并希望同学们谨记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坚定考研信心,稳定考研心态,勇于化困难为动力,本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理想而奋斗出彩人生。为不断引领学生
    2020-07-20
  • 为加强我校政治学优势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进一步营造互相增进的学术氛围,6月29日至7月18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第一届政治学青年论坛。论坛设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和国际政治两个分论坛,共举办18场学术报告。来自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管理等方向的青年教师和新晋博士进行了学术分享和交流互动。为了提升学术交流效果,论坛特邀南京大学郑先武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飞龙教授和扬州大学李军全副教授与学校青年教授的报告开展学术对话,并特邀暨南大学刘倩副教授、贵州大学胡赣栋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文钢副教授参与报告评议。每场报告主讲人报告一个小时,评议人评议30分钟,自由讨论30分钟,有效地保证了充分的学术交流。论坛报告主题聚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家治理学科前沿,既包括新晋博士磨炼多年的博士论文,也包括报告人新鲜出炉的前沿研究。政治学分论坛主题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命题,极富理论意涵。张立国报告的《国族再认识:作为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性社会政治机制》,将国族视为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政治机制,挑战并弥补了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不足;韩万渠报告的《行政自我规制吸纳法治压力:政府信息公开绩效差
    2020-07-19
  • 7月18日晚上,外国语学院在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2020级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工作推进会,学院相关负责人和2020级全体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伊始,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国兵首先对2020级全体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加入外国语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就外国语学院办学情况、研究生招生、师资队伍等情况给大家做了介绍。他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一是要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暑期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学习,高质量修完课程学分;二是建议大家加强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主动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三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工作情况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尽早确定选题,处理好日常工作与研修学习、教学实践与毕业论文之间的关系,争取按期完成毕业论文早日毕业。随后,研究生工作秘书肖俊林就新学期选课、教育硕士培养及日常管理等作了详细介绍,并就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此次教学工作推进会的召开,让外国语学院2020级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对学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们合理规划研究生期间学习生活提供了建议和参考,为我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外国语学院 肖俊林
    2020-07-19
  • 为更好的贯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育学院积极响应校学生资助服务中心的工作要求,7月15日至7月17日,学院开展了由全体政工干部参与的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特殊学生的家访送温暖活动。走访前夕,学院召开暑期家访专题会议,成立暑期家访小组,强调家访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各年级辅导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关注建档立卡、孤儿、特困等家庭学生,仔细甄别上报家访对象,确定家访学生名单,针对外省和部分家中无人的学生,采取视频慰问,力争做到应访尽访、不落一人。7月15日早上六点半,家访小组成员,从新乡出发,前往鹤壁、焦作、洛阳、驻马店等地,展开家访活动。烈日炎炎,大雨倾盆,家访小组克服困难,进村入户,为贫困家庭带去了米面油、牛奶等慰问品,带去了学校的关爱,带去了学院们的爱心和期许。同时,每到访一处,家访成员们,认真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核实《温馨告知书》和《政策明白卡》的张贴情况。家访成员与学生和家长零距离沟通,仔细询问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收入、生活困难等,传达学校的慰问和关心,同时向家长们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促进家校合作。家访成员引导学生明白,真正的脱贫要靠自己的双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2020-07-19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