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政治学优势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进一步营造互相增进的学术氛围,6月29日至7月18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组织第一届政治学青年论坛。
论坛设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和国际政治两个分论坛,共举办18场学术报告。来自政治学、国际政治、公共管理等方向的青年教师和新晋博士进行了学术分享和交流互动。为了提升学术交流效果,论坛特邀南京大学郑先武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飞龙教授和扬州大学李军全副教授与学校青年教授的报告开展学术对话,并特邀暨南大学刘倩副教授、贵州大学胡赣栋副教授、贵州财经大学李文钢副教授参与报告评议。每场报告主讲人报告一个小时,评议人评议30分钟,自由讨论30分钟,有效地保证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论坛报告主题聚焦政治学、国际政治、国家治理学科前沿,既包括新晋博士磨炼多年的博士论文,也包括报告人新鲜出炉的前沿研究。政治学分论坛主题紧扣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命题,极富理论意涵。张立国报告的《国族再认识:作为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基础性社会政治机制》,将国族视为一种现代国家建构的社会政治机制,挑战并弥补了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不足;韩万渠报告的《行政自我规制吸纳法治压力:政府信息公开绩效差异及其生成机理》通过对2011-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绩效数据的负二项回归分析,揭示行政自我规制吸纳法治压力的内在机理,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融合路径;王鹤亭的《神明谱系:中国两岸民间信仰的社会整合路径》展现出当前两岸关系复杂局面下基于神明谱系的民间信仰蕴含的社会整合价值。国际政治分论坛凸显国际政治经济深刻调整的变革情景,郑先武报告的《百年变局之大国全面竞争:历史经验与走向研判》,揭示出百年来大国全面竞争历史经验中的规律性,为国家应对复杂国际局势和大国关系提供历史镜鉴;许晓丽报告的《全球疫情下加快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紧扣全球抗疫热点,展现出中国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担当。
本次论坛是学院首次探索开展暑假“学术小学期”活动,也是学院自去年年底开展的学术年会活动的延续。我校政治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社会科学试验班全体学员全程参与到青年论坛的学术交流中。论坛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吸引到国内政治学专家学者、往届毕业生的“围观”交流,在国内形成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韩万渠 宋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