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10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指导,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生物医药与绿色化学交叉前沿论坛”在我校召开。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泰国、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共同交流生物医药和绿色化学领域理论前沿,探讨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趋势。10月1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化学北楼E503会议室举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亚东,英国巴斯大学教授、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托尼·戴维德·詹姆斯出席并致辞,论坛特邀报告专家、省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焦克非主持。杨亚东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和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重点分享了我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发展理念及取得的成效。他表示,河南师范大学植根中原大地,具有百年办学的深厚底蕴,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构建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广泛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不断推动学校对外开放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绿色化学和生物医药是我校
    2025-10-20
  • 10月18日,由我校水产学院承办的智渔科创联盟第二届S50+高端论坛在新乡拉开帷幕。本次论坛以“‘渔’见未来——设施∙装备∙模式”为核心议题,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产专家、企业家及行业精英共120余人参会,共同聚焦水产养殖科技赋能、设施升级、装备创新与模式落地,为行业转型凝聚共识与实践动能。论坛开幕式由水产学院孟晓林教授主持。开幕式上,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教授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雷研究员分别致辞。聂国兴指出,当前我国渔业尤其是内陆渔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设施渔业已成为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路径。王雷介绍了智渔科创联盟的成立背景、发展目标与未来规划,呼吁业界同仁携手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首日,多位行业权威专家围绕核心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覆盖水产工厂化养殖技术、设施装备的使用、病害防控等关键领域。此外,论坛还设置两场沙龙交流环节,分别围绕“鳜鲈养殖技术与模式”和“设备及工厂化设计与装备” 展开深入讨论。10月19日,论坛组织参会代表前往济源宏基鲟鲵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观摩。代表们深入养殖车间,实地观摩了循环水系统
    2025-10-19
  • 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骈文学会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中国骈文学会第九届年会暨骈文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校党委副书记秦法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单位及国家级文化机构的八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骈文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开幕式由我校文学院陈鹏教授主持。秦法跃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和文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就。他指出,骈文是具有鲜明汉语文字特色的文体,大量脍炙人口的骈文经典已经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会议不仅对骈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日本京都大学道坂昭广教授通过视频致辞,他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盛赞了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为本次会议付出的努力。道坂昭广从东亚文明的宏阔视野出发,就中国骈文在日本的深远影响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国骈文学会会长莫道才教授致辞,他用骈散结合的语言,祝贺本次学术会议的召开,并回顾了两年来学会学者在骈文研究方面的成就,展望了骈文学术研
    2025-10-19
  • 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安阳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与河南省心理学会协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在我校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眼动研究助力构建智慧社会”。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河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赵国祥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校长郭海明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教授,芬兰图尔库大学Jukka Hyönä 教授,加拿大女王大学Monica Castelhano教授,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Simon Liversedge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Alan Kingstone教授,英国阿伯丁大学Amelia Hunt教授,西班牙安东尼奥•德•内夫里哈大学Bernhard Angele研究员,英国利物浦霍普大学臧传丽博士,南开大学王崇颖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陈庆荣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梁菲菲教授,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杨新宇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心理所、天津师范大学等68所国内院校及来自芬兰图尔库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
    2025-10-19
  • 10月18日,2025年分形几何与度量数论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华中科技大学吴军教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苗雨教授出席开幕式,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各高等院校6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代表共100余人参加开幕式。苗雨代表学校向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师大百年办学历史、学科建设成就、科技创新港建设等基本情况及数学学科发展现状作简要介绍。他指出,分形理论是非线性科学的前沿和重要分支,在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各位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交流互鉴、凝聚学术共识、广泛分享研究成果、积极拓展合作空间,共同推动数学学科创新发展,为我国科技事业与高水平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吴军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河南省数学会、河南师范大学以及会议组委会的辛勤付出致以诚挚谢意。希望与会人员各抒学术见解、分享研究成果、碰撞思想火花、启迪创新思维,共同推动分形几何与度量数论领域的前沿发展。据悉,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数学会和河南师范大学主办,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大会期间,王保伟教
    2025-10-18
  •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4年优秀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全省共评选出42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97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我校共有7篇博士学位论文和36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入选篇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本次学校共有14个学院(部)的学位论文入选,其中法学院和社会学院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年来,研究生院多措并举,着力提高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通过严格规范研究生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盲审及答辩等全过程管理,加大学位论文盲审力度,不断增强导师、毕业研究生和学院(部)的学位论文质量意识;突出学位论文质量和优秀学位论文评选评价考核机制,将学位论文盲审成绩与招生指标分配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各学院(部)加大对专业学位及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的培育力度,推动全校各学位点人才培养协同并进。学校将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导向,在持续提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学位授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强化导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深化学院(部)评聘自主权改革,不断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基础,为服务区域与国家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附 件:我校获2024年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名单(研
    2025-10-17
  • 【编者按】总有一群人,在凌晨默默起床,在黑夜深深守护;总有一些事,温暖你我的心,给我们接续奋斗的力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一道光,哪怕微微的,聚在一起就能点亮整个星空。每个人都了不起,只有你我共同努力,才能迎来师大更加美好的明天。为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凝聚学校正能量,校园网特推出“师大微光”栏目,记录凡人微光,传递温暖力量,点赞平凡中的不平凡。2023年秋日的一个下午,原本正常开放的校史馆突然停电,明亮的展厅瞬间陷入黑暗。站在展厅中央的司若涵,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讲解器,这位2023级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讲解员,心里有些犹豫。她原本想提议“改日再约”,可话刚到嘴边,看到前排一位同学满是期待的眼神,司若涵定了定神:“大家别慌,要不我们‘换种方式’讲校史?”她笑着邀请大家打开手机手电筒,昏暗中瞬间亮起星星点点的光。当司若涵的声音响起时,展厅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她讲述着建校初期的艰难岁月,讲述师大辗转办学的艰辛历程,讲述老教授们伏案科研的动人故事,声音里没有丝毫慌乱。没有了声光电的加持,那些校史故事反而更显真切,仿佛百年时光就凝聚在这点点微光里,与在场的每一个人轻轻对话。讲解结束时,没有人急着熄灭手中
    2025-10-17
  • 近日,我校江智勇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化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了题为Kinetic Resolution for 1,4-Spin-Center Shift-Based Reduction of Azaarene-Functionalized Secondary and Tertiary Allylic Alcohols的研究论文。柏祥彬博士和2023届硕士生姚佳潞为共同第一作者,江智勇教授为通讯作者,河南师范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自旋中心位移(SCS)‌是光氧化还原催化中生成自由基中间体的高效策略。然而,SCS的发生严格依赖于自由基与目标键反键轨道间的有效轨道重叠,以及自由基中心邻位给电子基团的存在,因此现有SCS反应主要局限于1,2-迁移模式。通过π共轭桥连接自由基中心与C-X基团实现远程迁移的SCS过程(即远程SCS)仍有待深入开发。现有报道局限于芳香环内的C=C键作为π体系,芳构化作为关键热力学驱动力实现这一过程。拓展SCS光化学转化的应用边界,发现能介导远程SCS的新型高效π体系成为当前重大挑战。本研究开发了一种
    2025-10-1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