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12月28日下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实践动员会在数学南楼207召开,学院相关负责人、教育硕士导师代表及相关教育硕士参加。会议由研究生工作秘书马迎宾主持。副院长高福根指出,校外实践是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希望同学们服从校内、外合作导师的工作安排,按时完成专业实践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定期与校内、外指导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汇报实践、学习、生活和思想等情况。校内外导师应该共同负责教育硕士专业实习工作,研究生校外实习期间校内导师应保证不少于2次到实践单位与校外导师进行交流。侯学萍教授从实习在专业学习和成长中的意义出发,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开展教育实习,努力提升教师素养,走好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王振平教授强调了研究生实习期间应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多去听课、练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化小会教授希望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努力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代表针对校外实习和毕业论文进行提问,与会教师进行现场解答。本次动员大会的召开,明确了实习的要求和任务,为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马迎宾
    2021-12-29
  • 12月25-12月27日,河南省共青团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郑州举行。由我校音乐舞蹈学院青年教师马文创作的歌曲《青春礼赞》被选定为本次大会主题曲。《青春礼赞》的创作思路来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歌曲向广大青年学生群体展现全新的现代河南形象以及青春飞扬的河南面貌。《青春礼赞》利用青年更加喜爱与接受的音乐形式,融入具有河南特色的内容来达到音乐社会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全曲节奏明了通俗,通过新潮的编排,结合电子乐与华语流行音乐的特点创作而成,塑造了既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厚重感,又有年轻朝气充满活力的音乐形象。经过多次修改与商讨,《青春礼赞》被选定为献礼共青团河南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主题曲。我校音乐舞蹈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出了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的下的优秀作品,始终坚持用音乐彰显青春活力,以音乐的形式向广大青年团员传达时代精神,传递青春力量。(校团委 姬姗姗)
    2021-12-28
  • 为指导大学生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2月28日上午,法学院于模拟法庭召开就业指导暨动员大会。会议由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鲁鹏飞担任主讲人,院党委副书记田月红主持,毕业年级全体学生参与。鲁鹏飞从就业政策、就业途径、就业选择、就业手续四个方面出发,强调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毕业生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教育部明文规定的“四不准”,克服高就业预期与低就业薪资方面的心理落差;对照先进典型,增强创新创业意识,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到基层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鲁鹏飞用“你知道哪些就业途径?”“将来准备做什么?”“就业中心的网址是什么?”等问题与现场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同学们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分析学生的就业需求,针对他们关注的问题,进行问题诊断并提供建议方案。辅导员赵东方针对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估分、调剂、国考、省考等内容,引导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自身目标。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注重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帮扶等方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职业竞争力。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助力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积累求职经验,对于推
    2021-12-28
  • 12月27日上午,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新五五四楼党校教室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学院相关领导、毕业班辅导员以及2022届全体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张东亮主持。会上,院长刘栋从疫情常态下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认识误区、学院近几年就业数据以及毕业生如何实现顺利就业四个方面作就业动员,他引导同学们要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做好充分就业准备,勇于克服就业困难,善于把握就业机会,早日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随后,副院长张恩就实习材料整理、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进行了介绍和安排。院党委副书记张东亮通过典型案例介绍了毕业生求职中的常见骗局和危险,提醒同学们增强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毕业班辅导员敦洁对西部计划、选调生、参军入伍等就业政策进行宣讲,并介绍了线上就业协议签约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最后,大家共同收看了胡鹏、王亚超、张金涛三名校友代表的求职经验分享视频。(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敦洁 户一帆)
    2021-12-28
  • 12月26日晚,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于东区综合楼327教室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及动员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吴耀武主讲,2018级辅导员袁刚主持。吴耀武从观念转变和技巧把握两个方面展开指导。他指出,在就业观念方面,要有敢于成功的气魄,不管考研笔试考的如何,都要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要自信地抓住每一次面试和就业机会,大胆地走出去;一劳永逸解决就业问题的想法不太现实,可以先就业积累经验,再根据自身特点择业,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吴耀武强调,在技巧把握方面,要善于挖掘自身亮点,做好充分面试准备,个性简洁的自我介绍,适当的自我形象管理,互帮互助的面试协作小组都是非常有有效的提升就业成功率的方法;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准备好并熟练使用音视频设备的能力也十分重要。袁刚介绍了基层就业、参军入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以及线上三方协议签约注意事项,并对档案调出流程、解除就业协议流程等进行了讲解。他还特别对寒假安全、请销假规定、反诈骗、防传销等事宜进行了专门强调。(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袁刚)
    2021-12-27
  • 为进一步服务好考研学子,全方位保障学生考试顺利进行,12月25至26日,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开展考研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由60余名2018级本科生党员、推免学生组成,形成网格化服务,每位志愿者精准对接2个学生宿舍,做到服务工作无死角、全覆盖。根据前期深入学生宿舍了解需求,学院在生物西楼、学生宿舍、东西区餐厅等多处设立志愿服务点,协助学校工作人员维护秩序、为考生出具相关证件丢失证明、帮助考生打包准备午餐。考研学子们纷纷表示,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不惧严寒为考生们提供贴心的服务,满满的热情让大家受到极大的精神鼓舞;同时能够深切感受到学院对考研工作的高度重视,给予了考生们最细致的关心。院领导班子和相关教师在考试前夕多次到考研教室、学生寝室慰问,并向学生发放“考研加油包”;学院每周为考研自习室更换一次主题板报,精心为备考学生录制考研鼓励视频;志愿服务队在考试期间工作贯穿全程,全面服务学生考试顺利进行。(生命科学学院张伯伦 王倩雯)
    2021-12-27
  • 为保障考研学子顺利参加研究生考试,12月25-26日,化学化工学院在学校东西两个校区分别设立考研志愿服务点,为参加2022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子们送去帮助和温暖。在年级党支部的带领下,学院2018级学生党员、保研学生组成了一支40人的爱心志愿服务队,在东校区餐厅对面、西校区化学南楼东侧分别搭建了爱心服务点,在四场考试期间安排了全程值班,为参加考试的同学们提供了应急物品、“跑腿”服务和“笑脸”祝福。在考试期间,服务点共为全校学生应急提供了健康承诺书、安全承诺书100余份,发放医用外科口罩8盒、暖宝宝200余片,为学院学生“跑腿”送计算器、电池、口罩等物品10余次。此外,服务点还准备了冷热水、葡萄糖、止泻药、止痛药、卫生纸、小刀、胶棒等物品供过往学生借用。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考研深造工作,院党政领导及时了解考研学生情况,争取校友资源为考研自习室安装空调等设施,开放学院会议室等空间供学生复习备考,多次到考研教室看望慰问学生,积极邀请专家、教授为同学们做考研政治辅导,在中秋和考试前夕为学生送去月饼、水果和奶茶等慰问品,助力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化学化工学院 曹锟)
    2021-12-27
  • 近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第14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圆满结束,我校千禧孔子课堂学生马雅沐获得优秀风采奖。第14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以“追梦中文,不负韶华”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87个国家3万余名选手参与。比赛分海外预赛和全球决赛两个阶段,来自76个国家、83个赛区的100位选手入选全球决赛。马雅沐代表巴基斯坦赛区参加本次全球决赛。在全球入围赛中,选手们进行了“客观选择题”“Vlog视频展示”两个环节的角逐。“客观选择题”采用线上答题的方式,全程一对一云监考。内容涵盖“中文知识题”“中华文化常识题”“中国基本知识”“中国文学艺术”和“中国的科技、教育与职业发展”。“Vlog视频展示”中,马雅沐围绕比赛主题,热情洋溢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不仅讲述自己学习中文的初衷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还带来了优美的傣族舞蹈,歌颂了中巴建交70周年来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的“铁杆”情谊。“汉语桥”比赛是全世界中文学习者和中文爱好者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海外预选赛阶段,第14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巴基斯坦赛区决赛由中国驻巴
    2021-12-2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