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新闻3

  • 为落实校党委书记赵国祥调研指导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工作的讲话精神,10月7日上午,化学化工学院召开化学学科“双一流”创建大讨论情况汇报会。各研究所、中心、办公室和学生口负责人就10月5日下午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了汇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学科方向带头人、学术委员会成员等听取了讨论情况汇报,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学科方向带头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海明强调,为实现“双一流”创建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要锚定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双一流”创建责任重,要求高,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对表对标,争创佳绩。二要激发活力,以成果为导向。要尽快制定方案,完善举措,倡导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有贡献。三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副校长、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江智勇在总结时指出,学院要以“双一流”创建为契机,让学科尽快晋位升级,争创一流。各研究所要上下同心,协力聚智,狠抓工作落实,形成发展合力。要用好内力,借好外力,引育并举做好人才工作,一方面多种方式引进
    2021-10-11
  • 为全面落实楼阳生书记在“双一流”创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学院“双一流”建设工作,提高学院教师干事创业的斗志。10月8日上午,物理学院组织召开“双一流”创建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研究所所长及相关老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陈明银主持。会议伊始,副院长夏从新介绍了物理学科“双一流”创建的中长期目标和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一是要打造一流团队、申报一流课题,凝聚学科方向;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高端人才,筑牢研究梯队;三是要优化整合资源,建设科研平台,保障科研条件;四是要扩大对外交流,加强学科交叉,突出学科特色。副院长焦照勇从近三年来的物理学科各方向的教师成果、平台建设以及团队发展等方面,具体分析了物理学科发展的现状。针对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党委书记陈明银对物理学科“双一流”创建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把握机遇,借势发展;二是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三是要明确目标,主动担当;四是突出特色,塑造优势。陈明银还鼓励大家,要聚焦学院主业,把握好学科发展与学院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为学校和学院添砖加瓦。教授代表、学术骨干代表、党员教师代表就“双一流”创建
    2021-10-09
  • 为持续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传导工作压力,完善体制机制,10月7日下午,平原湖校区在图书馆6楼会议室召开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专题推进会。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党委保卫部(保卫处)负责人,校区各院系负责人、全体学生辅导员参加会议。会上,新联学院党委保卫部(保卫处)部长郭衍普传达了新乡市平安办警校联席会议和新乡市红旗区政法委平安建设工作推进会有关精神和要求,通报了近期电信诈骗案件的发案情况和特点,安排部署了校区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诈骗工作的相关举措。平原湖校区管理委员会成员、新联学院副院长杨根伟作总结讲话。他强调,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务必提升站位、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反诈工作是职责所在、形势所迫、工作所需、目标所向,要聚焦问题、明确导向、锻长补短,坚决避免出现工作不推动,责任不落实,问责没力度等不良工作局面。指出,做好防范电信诈骗工作要把“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相结合,持续加强主题性、针对性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防范电信诈骗“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可为”的浓郁工作氛围,坚持不懈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小,进一步夯实平安校园建设基础,不断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会上还安排
    2021-10-09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一封封表扬信,穿越了滔滔雨水,穿越了冷峻疫情,带着温暖而诚挚的谢意,来到了师大校园。据统计,体育学院2021级新生共有75人投身于抗洪防疫志愿服务,其中收到感谢信10封,荣誉证书44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李嘉豪在疫情汛情期间投身防疫消杀工作,累计消杀面积达73万平方米受益人数3.2万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路浩无偿参与指挥交通、装沙固堤、排查管控等工作,服务时间长达160个小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姜学森主动加入解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对辖区内76名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入户实地排查,为社区居民保驾护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杨润皓核酸检测期间担任信息采集员,合计采集样本10000余个。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学院2021级新生踊跃投身防汛抗疫一线,用行动和责任筑起抗洪防疫的“青春长城”,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吴 笑 刘广宣)
    2021-10-08
  • “让理想之光不灭,让信念之火永存。”为弘扬英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厚植基层团干爱国主义情怀,10月8日下午,按照上级要求,校团委组织基层团干观看了爱国主义影片《长津湖》,一起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校党委副书记梅宪宾参加此次观影活动。《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充分展现了志愿军英雄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观影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看完电影心情澎湃,爱国情怀激荡,抗美援朝战争是属于每个中国人的荣耀,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借此机会,梅书记强调:“英勇作战、以弱胜强的传统是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培育起来的,无数年轻人选择穿上军装奔赴朝鲜战场,将自己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影片中的整个过程记录了那些为了我们的国家付出生命的先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士气正是我们团干部要学习的精神品质,我们要深切怀念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和顽强奋斗的仁人志士,要把这些英雄的故事讲给我们的青年学生,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
    2021-10-08
  • 近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复函我校,同意联合成立“河南省太行山文化与旅游研究院”,这是我省首家以太行山文化与旅游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研究机构,研究院将依托旅游学院整合校内优势资源进行建设。随着大众旅游时代到来,太行山周边城市群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太行山旅游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河南省太行山文化与旅游研究院主要围绕太行山文化研究阐释、太行山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载体打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智慧旅游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对于推动太行山片区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意义重大。旅游学院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集中优质资源,致力于太行精神保护传承弘扬,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太行山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实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学院张续)
    2021-10-07
  • 近日,旅游学院再次收到感谢信。这封来自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党工委的感谢信,对学院2019级旅游管理专业开发班的井寒静同学在郑州洪灾及随后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请缨、踏实肯干的辛苦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信中写道“我们高度赞扬她在汛情还没有结束,疫情来势汹汹的情况下,仍然义无反顾,走向前线的担当和勇气,认为井寒静同学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师大学子的担当精神和良好风貌。”河南各地洪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40余名学院学子纷纷投身于校内外抗洪救灾和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演绎了一个个平凡动人的青年战“疫”故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2018级旅游管理中英班刘冰倩同学秉持着“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从早8点到晚10点都坚守在核酸检测现场;2019级酒店管理班的崔亚鑫同学,一天需要拨打上百通电话排查群众疫苗接种情况,但她没叫过一声苦、一句累;2020级三班的李诗音同学在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主动请缨成为了薛潭村第一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面对灾难,学院学子毫不胆怯,把灾难当做教科书,上了一堂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的防控疫情实践课。他们以青年大学生应有的良好精神面貌,积极履行新时代青年的
    2021-10-06
  • 为加强广大学生对疆域文化的了解,自觉担负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9月22日至10月5日,旅游学院面向全院新疆学生举办“籽籽同心,浓情美疆”微视频大赛,学院新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院学生通过随拍、观察、记录、比较、感悟等创作手段,展示新疆的人文风俗、特色美食、风景名胜等,讲述美丽祥和的新疆文化和新疆人民的幸福生活。9月22日至9月29日,经过评选后的各个优秀作品在学院“青松”旅站官方抖音号进行展播,并按照点赞量的多少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2021级新生罕柯孜•麦麦提的作品展示了新疆和田皮山县和阔什塔格乡的双山、香甜的水果、特色的美食等,带领同学们跟随她的视角走进新疆、了解新疆。2020级旅游管理中英班阿曼尼萨•麦麦提的作品以自己出行的视角,展示新疆莎车县气势磅礴的故宫等具有标志性的古建筑,又通过巧妙的拍摄方式,展现出当地诱人的特色美食。同学们通过一部部美丽生动的短视频作品,将开放、和谐、美丽的新疆展示出来。多年来,学院牢牢扭住学生工作总目标,尤其高度重视新疆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新疆学生持续予以关怀和帮扶,向学生们宣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性。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院新疆学生爱家乡、爱祖
    2021-10-0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