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各院(部):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工作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承担社区治理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充分发挥学生宿舍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阵地作用,着力提升大学生文明素养和劳动实践能力,现决定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共建文明宿舍 共享宜居环境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10日-12月31日
三、创建目标
按照“宿舍自查、基础达标”“社区评选、内涵提升”“校级评选、示范引领”三阶段开展全校“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学生自管会”)在宿舍检查评比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实现社区宿舍100%全覆盖,社区包建学院推选出20%社区“文明宿舍”,学校范围内评选出10%全校“文明宿舍”,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宿舍”引领带动作用,营造安全、整洁、文明、卫生的宿舍环境。
四、活动内容
(一)强引领,“三学”提认知
各社区、院(部)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行为养成教育,依托主题班会、宿舍长会议等,开展以下学习教育:
1.学规范标准:组织学习《学生手册》中《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宿舍管理规定》,学习《河南师范大学文明宿舍评选标准》《宿舍卫生安全检查参考标准》,明确宿舍安全卫生行为规范。
2.学安全知识:通过演练、案例教学、宣讲等形式,普及消防安全、防诈骗、用电安全等知识,强化安全意识。
3.学内务技能:开展收纳整理讲座、宿舍空间设计分享、劳动实践微课等,提升学生内务整理水平。
(二)建机制,“四自”促落实
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学生自管会作用,发挥学生党员、骨干带头作用,推动学生实现:
1.自我教育: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养成每日整理宿舍卫生、每周集中开展一次“宿舍全员劳动日”活动(原则上每周二开展)。
2.自我管理:推行宿舍值日、社区检查等制度,开展内务评比、宿舍环境美化大赛等活动。
3.自我服务:鼓励参与社区保洁、志愿服务等项目,强化“我的社区我守护 我的宿舍我打扫”意识。
4.自我监督:开展楼层互评、问题反馈、整改跟踪,建立透明监督机制;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社区宿舍内务卫生检查,由社区包建学院组织,学生自管会负责实施,原则上在周二中午开展检查。
(三)树典型,“两评”创示范
建立多层次评价与激励机制,形成“宿舍—社区—学校”三级评选体系:
1.评社区文明宿舍:各社区按20%比例评选社区级文明宿舍。
2.评校级文明宿舍:从社区推荐中择优评选10%,颁发证书与标识,优先推荐上级评优。
(四)重实效,“三新”展形象
通过创建活动实现:
1.树新风:推动学生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将“四自”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形成共建共享的宿舍文明新风尚。
2.焕新颜:打造一批卫生整洁、安全有序、文明和谐、健康高雅的标杆宿舍,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风采展示,发挥示范效应。
3.出新效:系统梳理并推广各社区、院(部)在创建活动中形成的优秀案例与有效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站式”社区宿舍文明建设经验。
五、活动安排
(一)“宿舍自查、基础达标”阶段(10月10日-11月30日)
1.创建内容:
开展宿舍卫生清理清扫和自查整改,注意打扫卫生死角;开展安全排查,不使用违规电器,不私拉乱扯电线;整理个人物品,相对集中有序摆放,垃圾桶及时清理,地面不乱扔垃圾,共创安全卫生的宿舍环境。
2.实施措施:
各社区应积极组织主题活动(如学生手册学习、内务技能培训),引导学生知规矩、重安全、会整理。同时,启动“四自”机制建设: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认识劳动价值;落实自我管理,推行宿舍值日、制定内部公约;鼓励自我服务,参与公共区域维护;尝试自我监督,宿舍内部进行日常互查。各社区需引导学生每周至少开展1次“宿舍全员劳动日”,每两周开展一次宿舍检查,组织清洁整理宿舍卫生;社区专员带领学生自管会开展常态化检查指导;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问题销号管理。
(二)“社区评选、内涵提升”阶段(12月1日-12月15日)
1.创建内容:
在第一阶段宿舍卫生达标基础上,各社区制定相对较高的宿舍卫生标准,鼓励宿舍自愿申报,如宿舍长期保持整洁卫生,宿舍成员轮流打扫卫生,个人物品摆放整齐,宿舍成员关系和谐、礼节礼貌好,模范遵守校规校纪等。
2.实施措施:
各社区应指导学生自管会深入推动“四自”机制有效运行,检查记录各宿舍“四自”实践情况。在此基础上,启动社区级“文明宿舍”评选(按20%比例),并推荐参评校级文明宿舍。可通过组织跨社区观摩交流活动,展示社区治理阶段性成果,互相学习借鉴。
(三)“校级评选、示范引领”阶段(12月15日-12月31日)
1.推荐标准:
思想进步、学风优良,宿舍布置合理美观;宿舍成员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得体;自觉爱护宿舍公共生活设施,无安全隐患和违规违纪现象;室内整洁、空气清新,做到“四无”(无垃圾、无灰尘、无蜘蛛网、无痰迹)和“六不”(不乱摆、不乱贴、不乱倒、不乱拉、不乱钉、不涂画)。
2.评选流程:
社区推荐、自愿参评,各社区推荐总宿舍数的20%参加全校“文明宿舍”评选,校学生自管会组织对各社区推荐参评的“文明宿舍”进行验收评审,从中推荐10%的学生宿舍申报全校“文明宿舍”。
六、奖励办法
1.获得全校“文明宿舍”的,由党委学工部颁发荣誉证书、奖励奖品,悬挂校级“文明宿舍”门牌标识。
2.社区级“文明宿舍”由各社区参照学校标准进行表彰奖励。
3.“文明宿舍”评比结果纳入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考评。
七、工作要求
(一)思想重视、精心组织。各社区要以“文明宿舍”评选活动为契机,把宿舍环境整治活动作为社区重要、常项工作去抓,要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循序渐进、长期坚持,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共同打扫宿舍卫生、共创安全干净卫生的宿舍环境,共建文明宿舍,养成常态化打扫宿舍卫生的意识,形成宿舍卫生打扫长效制度机制,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引导、强化“四自”。在“一站式”社区包建院(部)统领下,在社区专员的指导带领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自管会在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耐心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自管会成员在社区文明宿舍创建、宿舍安全检查等活动中担当骨干,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学积极投入到社区创建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
(三)注意方法、分类实施。在文明宿舍创建过程中,社区专员、各年级辅导员要深入宿舍,开展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通过协同配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引导,让学生真正认同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习生活的积极作用,毕业年级、外出实习宿舍在保证卫生、安全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检查标准和要求。
联系人:巴哈提亚尔·艾比布拉
联系电话:0373-3328877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2025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