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报告

发布者:姚广利发布时间:2022-05-16浏览次数:472

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报告


513日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杜玉华教授应邀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作“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现实依据及行动路径”的学术报告,报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平原楼108会议室。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副院长余保刚、学院教师代表和全体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此次报告也是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牧野论坛第61场报告。


杜玉华教授围绕着“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现实依据及行动路径”的重要论题,从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理论意涵、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依据以及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行动路径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杜玉华教授首先就高品质生活的理论内涵进行探究,回归马克思主义原著,认为人的本质和人的需要紧密相关,高品质生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后,杜玉华教授从可行性与制约因素这两个角度,分析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现实依据。从可行性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保障。从制约因素角度来看,新阶段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从区域发展,到领域发展,再到发展结构都存在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最后,杜玉华教授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双侧改革提供有效合理供给、以国内市场为主以及制度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这四个方面对新发展阶段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行动路径进行了归纳。杜玉华教授总结认为创造高品质生活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践行“为人民谋幸福”出行的新的奋斗目标。

蒋占峰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杜玉华教授的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学院师生接触前沿学术思想,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思维;另一方面,为高品质生活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颖的研究视角。

(马克思主义学院 崔瑞鸽/图 文)

专家简介

杜玉华1969年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秘书长等职。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专项课题和上海市哲社规划课题7项纵向项目,独立或共同主持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和地方机关单位横向委托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经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