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3月14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研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尹蕾主持,全体授课教师参与,重点围绕教学重难点梳理、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期末试卷命题筹备及教学思路分享展开深入研讨。
首先,聚焦教学重难点,统一教学方向。会议伊始,教研室主任结合课程大纲与学情分析,系统梳理了本学期《概论》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集体研讨,明确了如何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等核心内容融入教学,强调以问题导向和案例教学法突破理论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的统一。
其次,创新实践教学,强化育人实效。为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感染力,教研室确定了本学期的实践教学方案:“我讲思政课”、“研读党的经典文献”以及“毛泽东诗词朗诵”,从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的直观认知。老师们可根据授课对象的选择其中之一即可。
再次,严谨命题筹备,确保考核科学性。针对期末试卷出题工作,教研室主任要求试题设计需紧扣教学目标,兼顾知识覆盖与能力考查。会议提出采用“基础题+综合应用题”的模式,重点检验学生对理论内涵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强调试题需体现思政课的思想性和时代性。
最后,教学思路共享,凝聚集体智慧。会上,连晓龙、陈小娇两位教师分别就《概论》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教学思路进行分享。连晓龙通过历史脉络梳理、经典文献导读以及党史故事讲述,阐释如何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和历史自信;陈小娇则以“革命实践与理论创新”为主线,结合互动式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与会教师围绕教学方法优化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策略。
本次备课会体现了教研室对教学质量的精益求精,并强调思政课教师需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以集体智慧破解教学难题,持续提升课程的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从而为《概论》课程的高质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蕾/文/图 姚广利/审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