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 为了解学院新生军训情况,9月25日上午,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各年级辅导员前往军训现场,看望2020级参训新生。训练场上,学院分列式方队训练认真,参训新生动作规范整齐,步调一致,展现出学院学子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训练休息的间歇,学院党委书记冯峰赞扬了新生们在军训中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表达了对新生们的关心和祝福。他亲切地说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军训是大学里的‘第一课’,同学们要坚定走好大学‘第一步’,认真参与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毅力,早日适应大学生活,开启人生新篇章。”他提出同学们要提高辨别信息的能力,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或欺骗。后期学院将陆续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等工作,帮助新生树立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人生目标,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积极蜕变。院长刘英基从两方面表达了自己对新生的期许与祝愿。在个人方面,他提出没有军训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同学们能够在军训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格,建立深厚的友谊,树立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苦中作乐”的大学军训生活将会是“廿廿”们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在家国方面,他表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军训是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强大国防力量
    2020-09-25
  • 为帮助新生尽快完成心态转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生命科学学院从家校联动、学生个体两个层面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留言邮寄活动,并安排百余名心理护航员倾心为新生服务,为其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院依托“1+8”成长加油站,推出“廿廿慢递”留言邮寄活动。本次活动将通过邮寄卡片的形式将2020级辅导员王芳对家长的留言、学生的到校反馈以及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希冀转述给家长,将学院、家长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家校联动,真正实现了“学院用心,家长放心,学生暖心”。同时,结合本次疫情封闭影响及新生独立报道,学院安排百余名心理护航员提供精准服务,提前进行培训和指导,驱散新生心中的孤单无措,增强校园归属感。新生正式报到前,护航员们精准对接每位新生,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介绍校园环境、报道细节、手续流程等,消除新生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新生到校后,护航员们在前期了解到的学生心理状态、家庭情况等背景的基础上,针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家庭经济困难等问题及时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和学习生活指导活动,帮助新生进行身份转换和心态调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迎新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新生快速完成角色
    2020-09-25
  • 志存高远,不负韶华。9月24日晚,法学院在东区综合楼102教室举办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主要负责人、教师代表、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及2020级全体新生参加了此次典礼。开学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院长于庆生代表学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2020级新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他以责任与梦想为切入点,从国家、学校、个人三个角度出发对新生们提出期望:一是怀以中国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塑造道德品质,涵养法律素养,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在时代中织就最绚丽的人生;二是乘以师大梦。牢记师大“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将“厚德、博学、明法、笃行”的院训践之以行,不论顺遂成败,始终坚持师大的优良学风,锻造最强大的师大声音;三是抱以个人梦。对自己的梦想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以实际行动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用阳光的心态去应对当下,用挺拔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教师代表李林启叮嘱同学们要适应大学的生活,确定学习方向,根据自己需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组织和交往能力;掌握大学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勇于理论联系实际,
    2020-09-25
  •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师德传统,树立良好师德风尚,9月22日下午,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学院教工之家召开师德师风教育学习会议。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万运京主持。会上,党委副书记邓晓刚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引导全体教师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用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努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万运京领学了《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师德师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科技部通报九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他强调全体教师要积极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汲取违反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案例的深刻教训,守住底线,不踩红线,遵守职业道德,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学思悟践,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院长王长清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学院发展提出要在“十三五”建设经验总结基础上,做好“十四五”规划,凝练学科优势,加大平台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指标和专业内涵建设,凝
    2020-09-25
  • 9月24日下午,美术学院组织2020级全体新生举办“致敬最可爱的人——我为教官画像”活动。在辅导员张鹏飞的带领下,本次活动经过前期的策划安排,全体学生自带绘画工具,通过水笔、炭铅笔、马克笔、速写本等不同的画具,结合军训以来与教官、老师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场景等,将自己的军训心得和感受在纸张上进行了创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涨,收到设计、快题、素描速写等画像作品共计293幅,写实、卡通等不同风格使得作品更为丰富多彩。本次活动的举办立足于学院专业优势,充分展示了全体新生的学科素养,利用画笔注入了对教官的敬佩爱戴之情,也生动刻画了军训以来的点点滴滴,充满了对未来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美术学院 张鹏飞)
    2020-09-24
  • 为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全面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9月23日下午,法学院在崇法楼301会议室召开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理论学习会议。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本次学习讨论。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壬主持。会上,张壬领学了《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科技部通报九起论文造假等违规案件查处结果》,详细讲解了《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关于师德失范行为的界定、处理措施及组织保障等内容,并结合近期国内发生的高校师德违规案例,对全院教师进行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他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好警示教育和防范工作,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之以恒,全体教职工应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育人意识,严守师德师风底线,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争做“四有”好老师。随后,院长于庆生就学院学科建设、文化建设、组织建设、团队建设、福利制度
    2020-09-24
  • 9月22日下午,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党委在离退处二楼会议室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学习。全体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党委书记纪晓红主持。会上,纪晓红介绍了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背景和意义,领学了《河南师范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党委组织员高玉臣领学了《教育部曝光八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等文件。通过学习,与会成员一致认为,今后要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把校党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和要求铭记于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社会中,都要自觉遵规守纪、处处为人师表。纪晓红强调,作为一名高校教职工,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自觉加强师德修养,绷紧师德底线这根弦,严格遵守师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从自己管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弘扬高尚师德,潜心做好离退休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责。(离退休职工管理处 高玉臣)
    2020-09-24
  • 新学期新气象,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法学院与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法官实务课程”。该课程由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21位资深法官授课,将案例带进课堂,将法庭带进课堂,将实务思辨带进课堂,开创了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相结合的新课堂模式。9月15日,“法官实务课程”第一讲正式开讲。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袁荷刚以《从民法典透视民商事审判领域若干重要规则创新》为题,为法学院三百多名学子上了生动一课。袁荷刚为同学们讲授民法典发展历程,结合法律规定和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民法典中八个重要的制度创新,引导同学们熟悉民法典整体框架和内在逻辑,讲述了法律规则变化背后所反映的法理。民法典的颁行是国家发展特别是法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袁荷刚教导同学们在时代大舞台上,学好法学理论基础知识,并逐渐付诸于实践,在司法实务中锻炼自己专业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一名符合时代、社会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袁荷刚就同学们如何学习民法典给予方法指导,并同台下同学一起互动。9月22日,“法官实务课程”第二讲如约而至。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新乡市中级人民法
    2020-09-24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