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1

  • 7月5日上午,我校2025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生命科学学院报告厅举行。毕业典礼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部分委员、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教师代表、毕业生代表参加,各校外教学点设置分会场,万余名毕业生在线观礼。典礼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李醒东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拉开帷幕。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文学院院长赵黎波宣读了《河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2025年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决定》。随后,领导们为毕业生代表拨苏正冠,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文学院闫华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鼓励大家持续学习与成长。教育学部2023级杨仪林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表示继续教育不仅是自我提升的桥梁,更是点燃终身学习的火焰,引起了广大毕业生的共鸣。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津向毕业生们表示热烈祝贺,希望毕业生们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永葆进取之心,做终身学习的引领者,勇担时代之责,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更要坚守师大精神,做母校荣光的传播者,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常回母校看看。毕业典礼在河南师范大学校歌中落下帷幕。(继续教育学院 宋明明)
    2025-07-06
  • 7月4日上午,我校在勤政楼第三会议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总结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出席会议,各学院(部)教学院长、教学秘书和教务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梁存良主持。会上,梁存良对标学校2025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和教务处2025年本科教学工作计划,简要总结了本学期本科教学重点工作,以及十类31项任务完成情况。教务处副处长贾光瑞、张军民,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主任王灵修围绕分管工作安排部署了暑期工作。聂国兴作总结讲话时强调,要锚定“奋力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办学定位,强化实践教学“双化”管理,为专业提质增效,开拓产教融合、学科交叉、科教融汇的新工科教育革新之路;要聚焦“以泱泱名师遍布支撑教育强国建设,以大国工匠云集助力民族复兴伟业”的学校育人目标,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筑牢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要做有站位、有目标、有行动、有方法、有思想、有研究的教学工作者,为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走新路、开新局,做实变量、谋求增量、提升份量。希望大家察时审势,认清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倾力投入,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劲头,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2025-07-05
  • 7月5日上午,法学院法科办学三十周年校友论坛在崇法楼301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以“忆往昔 聚今朝 话未来”为主题,全国各地多位优秀校友返校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秦法跃出席论坛,学院领导、教师代表与校友们齐聚一堂,共话师生情谊,共商学院发展大计。论坛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法学院院长于庆生主持。校友们依次进行自我介绍,并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与母校情怀。秦法跃指出,法学院始终秉持“厚德博学,明法笃行”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优秀法律人才。校友们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是学院育人成果的最好见证。他强调,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将持续加强法学学科建设,深化产学研融合,期待与广大校友携手共进,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最后,他对校友们长期以来关注支持母校发展表示诚挚感谢,并邀请大家常回家看看。第二阶段由法学院副院长史春花主持。于庆生致辞,他回顾了学院30年办学历程,总结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表示校友是学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校友能够为学院发展建言献策,向学弟学妹们提供自身和业内宝贵经验。论坛上,校友们深情回顾了在母校求学的点点滴滴,分享了各自职场发展的心得
    2025-07-05
  • 7月3日,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工会组织教职工开展以“凝心聚力展风采 团结奋进向未来”为主题的素质拓展活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分工会委员会委员、部分教职工共同参加。活动开始前,学院党委副书记、分工会主席陈清利进行了动员讲话,鼓励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团建活动中,在活动中要勇于挑战自我、互帮互助,充分展现学院教师的良好精神风貌,并着重提醒教师们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遵循活动相关规定和工作人员的指导。在团建活动基地教练的专业指导下,老师们迅速投入各项富有农耕特色的挑战项目中。教师们分组协作,亲身体验了犁地松土、精准播种等环节,汗水挥洒间深刻感受“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活动还设置了轻松有趣的团队互动游戏环节。“你画我猜”“接力传球”等游戏,让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放松身心,进一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活动结束后,部分教师分享了劳动体验的感悟与趣事,现场氛围热烈融洽。此次素质拓展活动,让学院全体教师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释放了压力、愉悦了身心,通过一系列充满挑战与趣味的项目,有效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
    2025-07-04
  • 7月3日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聂国兴,校团委、音乐舞蹈学院相关负责老师一行赴辉县市黄水乡慰问“牧野弦歌,艺润乡梓”文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并与黄水乡党委书记贺成功、驻黄水村第一书记董文可、村党支部书记路艳等观看演出,共同见证青年学子以文艺赋能乡村的生动实践。演出前,聂国兴与队员们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实践进展与生活保障情况,高度肯定师生们将专业所学融入乡土的热情。他强调,深入基层既是青年学子磨练意志、服务社会的成长课堂,更是激活乡村文化活力的创新路径。演出在村民的热切期盼中拉开帷幕。歌伴舞《新青年》以蓬勃朝气点燃全场,舞狮表演、传统戏曲和器乐表演,共同交织出中华传统艺术的舞台魅力;《我爱你中国》旋律响起时,台上台下自发齐声高唱,爱国深情涤荡夜空。舞剧《狼牙山五壮士》以震撼的肢体语言重现英雄壮举,令人动容。川剧变脸表演瞬息万变的脸谱引发全场惊叹,街舞《说爱你》跃动着青春活力。教师代表音乐舞蹈学院魏波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张益铭、薛寒演唱的《不忘初心》传递坚定信念与豪迈气概,全体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将气氛推向高潮,深情祝福响彻山乡。整场演出融合红色经典与时代新声,为黄水村夏夜注入丰盈的文化滋
    2025-07-04
  •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强国建设部署,推动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深度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大局,7月2日,旅游学院与原阳县鹤立学校“志愿服务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鹤立学校举行。路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星盼、原阳县鹤立学校校长别源渊、旅游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仪式。仪式上,院党委副书记翟方详细介绍了师大的办学成就以及旅游学院在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显著成果。她表示,学院已连续三年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原阳县鹤立学校,此次实践基地的正式挂牌,是将短期志愿服务项目升级为长效合作机制的关键一步,旨在探索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教育需求精准对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星盼对基地的建立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表示,鹤立学校已成为校地共建的规范化实践育人平台。“专业赋能+情感陪伴”的志愿服务模式,为破解乡村教育难题、助力留守儿童成长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镇政府将全力支持基地建设与发展,整合联动更多社会资源,努力将鹤立学校打造成为“教育振兴乡村”的示范标杆。原阳县鹤立学校校长别源渊深情回顾了学校的创办历程和“为留守儿童点亮希望之光”的办学初衷。感谢母校和学院的培养,以及学院长期以来对鹤立学校教学工作的
    2025-07-03
  •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7月1日,水产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开展“初心向党迎‘七一’•清正廉洁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活动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实训楼203会议室举行“过政治生日,忆入党初心”集体政治生日。院党委书记李保华、院长孔祥会为上半年入党的党员教师赠送政治生日贺卡。一张张鲜红的贺卡承载着组织的关怀,也寄托着对党员的期望。党员们手捧贺卡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李保华以“敲响警钟守底线,对违规吃喝说‘不’”为题讲授专题党课,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坚守廉洁自律思想防线,筑牢师德师风底线。 第二阶段,院领导班子、党员们前往校美术馆参观“新时代全国廉洁漫画精品展”。大家表示,一幅幅漫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生动的廉洁教材,在今后工作中将严格遵守党员廉洁自律规范,积极担当作为,贡献党员力量,增添党旗光彩。此次活动将政治身份教育与廉洁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形成“仪式感+感染力”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敬畏感,为学校和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和精神支撑。(水产学院 苏 晴 张 轩)
    2025-07-03
  • 7月1日,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艳芬、副书记李庆利等一行莅临我校,与生命科学学院山药研究团队进行对接交流。生命科学学院相关负责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山药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位科学家杨清香、国家山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李明军以及山药团队师生参加了座谈交流。杨清香教授主持交流会。余国营对李艳芬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全面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百年办学历史、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研发展等情况,充分肯定山药团队取得的成绩,强调山药团队的研究不仅创造知识而且应用知识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切实践行了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李艳芬对生命科学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历史、运行机制和基础平台等情况。交流阶段,杨清香介绍了全国不同产区山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主要的山药研究团队以及河师大团队在山药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功效成分挖掘、新品种选育、脱毒种苗生产技术研发、服务焦作地区怀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李艳芬介绍了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特色作物(四大怀药等)开发、种源创新、粮食丰产等方面的工作,提出双方在四大怀药种质创新、新型种植技术开发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
    2025-07-02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