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水产学院2022级本科生许嘉欣在Aquaculture(SCI二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Impact of funnel-shaped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on the growth, health, and muscle quality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我校水产学院王磊副教授和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水产师王健华共同指导完成,标志着学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和产学研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
漏斗型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FRAS)是由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发的新型生态养殖技术,具有节水节地、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等显著优势,其单产可达传统池塘养殖的6倍以上。然而,关于该模式对鱼类生长、免疫及品质的影响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团队通过为期6个月的养殖对比实验发现:FRAS养殖的大口黑鲈生长速度极显著高于传统池塘组,且出肉率更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增强87.5%;肠道脂肪酶活性提高26.4%;肌纤维密度提升36.2%;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6.1%,且成功降低了不良风味物质含量,使鱼肉呈现更清新的香气特征。总之,FRAS养殖的大口黑鲈生长更快、免疫力更强、品质更好,研究结果为FRAS的快速推广和FRAS养殖鱼的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产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依托学院学科优势和优质科研平台、校内外实践基地,通过构建“导师团队+科研项目+学生主体”的创新培养机制,搭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引导本科生深度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5.742176
(水产学院 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