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当前时间:

培养工作

外国语学院举行2025年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20浏览次数:1643

10月18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学院报告厅举行了2025年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创新论坛的首场论坛。学院部分教育硕士导师、24级和25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该论坛旨在分享最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基础外语教育研究的创新方法和策略,以推动外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论坛伊始,7位研究生陆续分享了自己关于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教学实践反思。田欣玉同学以《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展开分享。她精准界定多模态教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详细阐述包括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内的多模态教学重要内容,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郭进茹同学的分享主题为《GBA-PBL” 联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 “文本指导重语言轻体裁” 的问题,并创新性提出将体裁教学法(GBA)与项目式学习(PBL)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从 “教” 与 “学” 两个维度深入分析该教学法对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重大意义,引发在场师生广泛共鸣。

  南柯羽同学聚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DRTA 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进行汇报。她清晰介绍 DRTA 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并重点讲解该教学法的三个主要步骤 —— 实施预测、阅读和验证,通过具体教学实例,展示 DRTA 教学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方面的显著效果。

李香同学的分享围绕高中生英语写作展开,其研究题目为《提示条件对高中生读后续写创造性和写作表现的影响研究》。她结合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提示条件对学生写作创造性与写作表现的影响,提出要进一步完善读后续写教学理论体系,以更好提升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有力参考。

王可同学带来题为《二语坚毅对同伴反馈投入的影响机制—— 写作情绪的中介效应》的优秀文献分享。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与深入分析,指出二语坚毅是解释学生语言学习坚持性与情绪反应的重要变量,同时强调同伴反馈投入在二语写作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其研究视角新颖,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东志毅同学的研究聚焦英语听力教学,题目为《工作记忆容量对中国高中学生英语听力中歧义短语理解的影响》。他围绕“工作记忆容量(WMC)与高中生整体听力成绩是否相关” 这一核心研究问题,从工作记忆容量、歧义短语、花园路径句、容量限制理论、二语听力理解五个方面精准界定研究的核心概念,并详细介绍教学实验的前测与后测研究设计,展现出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杨秀秀同学则以《师生合作评价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行动研究》为题,分享一篇优秀的行动研究文献。她重点强调师生合作评价(TSCA)实施框架的优化路径,以及该评价模式对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与改善学生感知情感的积极影响,为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论坛结束后,金莉老师对研究生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同学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点评与指导。她指出研究背景部分不能有太多感性部分,个别研究生论文的研究过程需要增加更翔实的阐述。金老师的指导使同学们受益匪浅,进一步培养与激发了教育硕士生们的科研热情与创新能力,也为接下来基础外语教育研究论坛的开展树立了标杆,在外国语学院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图文:南柯羽 肖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