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75年的外语系,2000年11月撤系建院;2012年7月学校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外国语学院与原外语部合并。学院目前下设英语系、翻译系、日语系、法语系、俄语系和研究生外语教研部、大学外语教研部。英语、翻译、日语、法语、俄语五个本科专业均为本科一批招生。外国语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招收类别包括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课程教学论等方向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全日制教育硕士(含国际留学生)、翻译硕士、在职教育硕士、硕师计划等专业学位研究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校课程与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方向博士研究生。
外国语学院现有教师15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3人,拥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将近50%;研究生导师5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8人。学院目前在读本科生1858人,各类研究生461人。其中,在读博士生12人,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43人,全日制教育硕士168人,翻译硕士109人;在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107人,国际留学生22人。学院建有自主听力实验室4间,面积1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25名学生在线实训;建有语音听力实验室11间,面积1320平方米;同传实验室1间,面积120平方米;笔译实验室1间,面积100平方米;录播室1间,面积60平方米;英语教学广播电台1间,面积60平方米;同时还建有智慧语言实训平台、语料库与语言大数据实验室等。
近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项,河南省哲学社科项目108项,获河南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2项。承担其他省部级项目100余项,累计获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目前教师中拥有第一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科研学术带头人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3人,全国教育硕士先进工作者1人:中原学者1人,中原教育教学领军人才1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4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3人,河南省优秀教师4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河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个人1人。2名教师入选河南师范大学“平原学者”青年英才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11人,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团体担任会长或副会长5人。另常年聘有英、美、法、日、俄等多国外籍教师。
外国语学院于1998年6月获批英语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9月,成立语料库应用研发中心。2000年12月,获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3月,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10月至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连续入围第八、第九和第十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8年4月,学院与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公室共建“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2019年3月,英语系和大学英语(1)系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1年2月,英语、日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翻译、法语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4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获批河南省博士学位授子重点培育学科。2022年2月,学院“基础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团队获批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创新团队;同年6月,英语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河南省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的外语类专业。2024年8月,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围“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40%,位列全国第82位。2024年9月,“人工智能时代的语料库与语言大数据研究”团队获批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25年2月,外国语学院牵头申报的“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东北亚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成为我校首个获准立项的该类项目。截至目前,学院共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河南省一流课程8门和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区域国别研究院、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与平台12个。
外国语学院在学校“创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指引下,秉承质量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和谐荣院的观念,努力建设以外语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外国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省内引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数据截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