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当前时间:

学术新闻

外国语学院举行2025年中原基础外语名师系列讲座第四讲

发布时间:2025-04-11浏览次数:26

2025410日,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李哲老师在外国语学院报告厅进行了题为变革教学方式,实现考教衔接指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教育硕士导师王晔副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教育硕士近百人聆听了此次专题讲座。讲座围绕教学方法改革与教考衔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与方法。  

讲座伊始,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与管理经验指出:新教师需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提升专业能力来实现工作和生活相平衡。随后,李老师强调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成绩和未来发展的关键作用。讨论了国家提倡的大中小贯通一致培养、拔尖人才培养和县中崛起等政策导向。特别提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四个方面: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并探讨了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念能力及学科素养。此外,李老师通过对比驾校教练的教学方式和高中老师的授课方法,探讨了提高学生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驾校教练通过实践操作和实时纠正来教授学员,而高中课堂则更多地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较少提供学生展示和实践的机会。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学中需要应更多地让学生实践、应用和展示所学知识。

针对有效课堂建设,李老师提炼了三个核心维度:一是课前学生是否明确自己在即将学习内容中的问题;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有机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行思考;三是课后老师是否了解学生是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李老师强调即便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非常清晰,但如果学生没有跟上,没有进行思考,这样的课堂也是无效的。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是否能在课堂上产生和解决问题。

在考教衔接层面,李老师解析了学业质量水平与高考命题的关联性,以2024年河南高考英语阅读题型改革为例,阐明课标关键词(如推断、主旨要义)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价值。最后呼吁教师深入研读课标,优化教学策略。最后,李老师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地对本次报告作了总结,在场的师生认真学习并记录报告精华,此次学术报告在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逐渐落下帷幕。

此次讲座,让教育硕士研究生对于教考衔接和如何革新教学方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与了解,从而为教育硕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撑。

专家简介:李哲,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河南教育家书院第四批合作研究员,全国外语教师园丁奖,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

 

        (外国语学院肖俊林 韩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