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当前时间:

学院新闻

院长刘国兵教授在“外语学科前沿论坛暨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50周年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作学院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5-09-22浏览次数:95

2025920日 帕瓦罗蒂音乐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共同庆祝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5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向莅临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向五十年来为学院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历代先贤和离退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五秩风华,长帆破浪耕沧海;半百弦歌,妙笔生花绘远山。回首1975年,我们的前辈们以开拓者的勇气和远见,在外语教育的园地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从最初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如今的根深叶茂、桃李芬芳,一代又一代外院人秉承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恪守包容、凝聚、自由、创新的院训,将青春与智慧奉献于此,共同谱写了一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史诗。

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世纪春华秋实。50年来,学院阔步新征程,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奋进答卷。这50年,有太多高光时刻值得我们铭记,同样也有很多矢志不渝让我们感动。回首这50年,学院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同心同德、砥砺奋进,在党的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学术交流、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下面向各位校友做详细汇报。

第一,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治理能力现代化稳步提升的五十年。我们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学院治理体系。学院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通过成立“‘译路复兴’党支部”“外国语学院党委融媒体工作室”“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举措,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推动党建工作与教研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多次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五十年来,学院治理效能显著提升,重大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资源配置持续优化,师生获得感不断增强。这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为学院下一个五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学科建设不断夯实、专业布局持续优化的五十年。我们从单一语种专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和翻译等多个本科专业,构建了本科与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英语、日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法语、翻译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占全校总数的六分之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全国第四轮与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C+”的优异成绩,并连续入围河南省第八、第九和第十批重点学科建设名单;英语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是河南省首个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的外语类专业,这是对我们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肯定。

第三,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师资队伍薪火相传、英才荟萃的五十年。我们秉持“引育并举、人才兴院”的理念,大力推进专任教师“博士化”工程,以2020年设定的“人才引进年”为契机,逐步优化人才环境,着力打造海纳百川、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建立起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近五年来,共计引进博士33人,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从2020年的23.39%提升至目前的50%。近年来,学院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0余人;荣获河南省教育教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省级荣誉称号30余人;获批河南省教学创新团队、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教育教学成果奖等荣誉20余项。这支不断壮大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他们的卓越成就与持续奉献,为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第四,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科学研究砥砺创新、成果丰硕的五十年。学院以外语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重点学科和河南省外事翻译语料库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社会服务工程和科研平台为牵引,围绕外语学科前沿、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在区域国别学、中原文化传播、语料库与人工智能、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学院共计承担国家级项目21项,省部级项目109项,荣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2项;在SSCICSSCI、北大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60余部;学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为学校“双一流”创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外语学科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五,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学术交流广泛深入、合作共赢的五十年。我们注重营造学术交流氛围,厚植科研沃土,为学院开放式、内涵式发展搭建良好平台。学院组织召开“中国典籍传播与东亚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语言与文化交流合作高端论坛”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国际中文教育前沿论坛”“跨学科视域下区域国别研究高端论坛”“全国语料库研究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余次,“外语名家讲坛”和“中原基础外语名师系列讲座”700余场;共计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会评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300余人次,年均超过60场,有效促进了学院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对话交流,学科话语权和美誉度持续增强。

第六,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对外合作交流日益广泛的五十年。我们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推进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日本、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水平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友好关系。我们通过合作研究、学生互派、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实施开展了20余项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和科研创新合作项目,共计选派300余名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或出国访学,20余人到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目前,日语、俄语两个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出国交换人数可以达到100%全覆盖,法语专业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第七,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英才辈出的五十年。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万余名高素质外语人才。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0%以上,高质量就业案例不胜枚举,他们或扎根教育一线,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或活跃在外交、外贸、翻译、新闻、金融等各个领域,成为行业的骨干和中坚;他们或继续深造,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学院本科生升学率逐年攀升,近两年应届本科考研率已经超过了30%。我们的毕业生遍布全球,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广受好评;广大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建功立业,用实际行动为母校赢得了声誉,为中原教育振兴、发展教育新质生产力贡献着外院力量。

第八,过去这五十年,是学院服务社会担当有为、贡献卓著的五十年。学院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语言专业人才力量,以智库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文化资源开放等为主要内容,持续拓展社会服务空间,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院积极响应中共河南省委实施“翻译河南”工程号召,负责起草《河南省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指南(试行)》,以政府文件形式向社会发布;圆满完成《中华源·河南故事》汉字卷和杂技卷英文译写工作,该系列丛书入选中宣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鉴于学院的突出工作成效,中共河南省委外办予以通报表扬。学院承担“国培”“省培”和“中原名师工作室”等项目计划,培育中小学教师数万人。参加河南省教育厅调研组,对我省豫北地区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计划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形成了详实的书面报告,为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行百里者半九十。同志们,同学们,成绩属于历史,未来仍需倍加努力。当前,国家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要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以更加紧迫的责任感、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主动的精神,励精图治,继往开来,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思路,持续取得新成效,切实做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先进教育理念、先进学术理念的实践者和弘扬者。在这里,我代表现任学院领导班子,向各位校友郑重承诺:时代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学院建设的重任也落在我们的肩上,外国语学院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众望,把咱们的外国语学院建设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庆祝外国语学院50岁生日,祝愿外国语学院的老领导、老教师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祝愿学院全体老师、同学和广大校友,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祝愿外国语学院的未来更加美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