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当前时间:

学院新闻

上海校友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李清伟在“外语学科前沿论坛暨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办学50周年创新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25-09-25浏览次数:10

2025920日 帕瓦罗蒂音乐厅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84级、88届毕业生李清伟。今天,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重返母校,站在这里发言,我心中充满激动与感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河南师范大学上海校友会、外国语学院上海校友分会向学院建院50周年致以最热烈的祝贺!五十年风雨兼程,半世纪春华秋实,这是学院的荣耀时刻,也是所有师大人共同的骄傲。

回首往事,我们的青春岁月与师大紧密相连。上海校友会既有我们建院时期的老师周志培、翁时雄、冯文池,又有首届毕业生杨大亮老师,还有曾在这工作过的沈瑶老师,更有70809000以及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校友,除个别年级外,几乎每一届都有我们的校友。我们在不同的时期走进外语系工作、学习,在这里度过了宝贵的时光。作为毕业生,母校不仅赋予我们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跨文化视野,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成长。外语系的老师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温暖的人文关怀,为我们打下了终身受用的基础。

刚毕业时,我留校任教,成为一名辅导员,住在西六楼。那段时间,我深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责任。贾冠杰老师、周平老师、史志钦老师、李豫军老师、向明友老师、张万坤老师,我们工作在学生工作一线,在贾冠杰老师开明睿智的领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学工模式,被戏称为“西六楼现象”。我们一方面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丰富自己,寻找未来的方向。于是,在学院和外语系的支持下,我们先后走出师大,考取硕士、博士,如今在不同的领域发着光。

很多人问我,从外语到法学,是不是一次“跨界”?我始终认为,这不是转身,而是延伸。外语训练赋予我的国际视野、语言能力和文化敏感度,恰恰成为我后来研究外国法、比较法、仲裁法、娱乐法的独特优势。我也常常感慨,正是师大厚德博学、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五十年,外国语学院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外语人才,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校友,我们深感自豪;我虽然不在外语圈子里,但每每看到母院、校友在外语领域中取得成绩,我都无比敬佩。外国语学院是培育外语与涉外人才的摇篮。愿母院继续秉持初心、传承创新,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最后,我想对在座的同学们说:无论你们将来走向何方,都请记住--师大外国语学院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愿你们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天,勇敢追求热爱,坚持理想信仰,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再次祝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建院50周年!祝福母院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福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满园!祝福同学们前程似锦、梦想成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