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子助力新乡市心理健康月启动

   为构建覆盖全面、专业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202558日上午,由新乡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卫健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月启动仪式在牧野区曲韩社区小学举行。全市教育系统代表及师生代表600余人参与。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社会工作学生以专业志愿者身份深度参与活动筹备与现场服务,通过志愿+心理创新模式,为活动注入专业力量,助力营造积极心理成长生态。


   专业赋能:以社工理念为基,深耕心理健康服务沃土

   社会事业学院立足社会工作专业特色与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依托学院精心打造的“从心出发,用心助航”芙薇心理工作站,构建起“专业赋能+实践育人”的创新服务模式。工作站通过系统化遴选机制,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择优招募30余名兼具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的成员,组建了一支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专项志愿服务队。

   团队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核心理念为指引,创新性地将这一理念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深度融合,贯穿于心理健康服务全流程。在服务设计阶段,团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分析服务对象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在服务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平等互助的信任关系,引导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在服务评估阶段,则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为准则,确保服务效果可量化、可持续。这种“理念-方法-实践”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既彰显了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又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实现了专业赋能与服务创新的双向突破。


   协同联动:共筑校地心理育人新生态

   在此次活动中,社会事业学院携手新乡市教育局与新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构建起深度联动的“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特别安排学院实习生担任校地沟通的“桥梁纽带”。志愿者团队于筹备初期便深度介入需求调研工作,精准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特质,匠心打造“心理集市闯关”十二大主题互动区,将心理赋能巧妙融入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之中。在“手脚大冒险”环节,参与者通过肢体协调挑战锤炼抗压能力;“同心运球”项目则依托团队协作机制,提升青少年沟通协作能力;“意志大考验”借助趾压板跳绳等创意形式,磨砺心理韧性。活动现场,志愿者化身青少年成长伙伴,以沉浸式互动方式融入游戏场景,通过情境化引导激发参与者的深度思考,在欢声笑语中实现知识启迪与心灵成长的双重突破。这一实践创新不仅深度融合了“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中“以劳健心”与“以智启心”的育人内核,更开创了“社工专业介入心理教育”的实践范式,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样本。


   社会反响:专业服务获多方认可

   新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负责人评价,社会事业学院社工志愿者的介入使心理健康服务更具科学性与人文关怀,其运用的叙事疗法、焦点解决等专业技术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心理获得感。社会事业学院2022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张晓晴表示:通过专业方法将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社工职业的价值。

   此次活动不仅是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高校服务地方心理健康事业的创新实践。社会事业学院将持续深化社工+心理双轮驱动模式,为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贡献专业力量。

(社会事业学院  罗新睿)


版权所有©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学院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东校区 联系电话:0373-3328859

豫ICP备:05002490号